逡巡又踰月,蕴隆势更侵。
群祀靡不宗,微雨弗成霖。
踧踖立南荣,晚宇生浮阴。
步祷(bù dǎo)的意思:步行祈祷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常岁(cháng suì)的意思:指一年又一年,表示时间的长久和不断循环。
赤地(chì dì)的意思:指没有任何遮掩或保护的地面,形容非常贫瘠或毫无遮蔽的情况。
愁怀(chóu huái)的意思:形容忧愁、担忧的心情。
法宫(fǎ gōng)的意思:指法庭或法院。
郊畿(jiāo jī)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和边缘地区。也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某个阶段或程度。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芒种(máng zhòng)的意思:芒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开始。
难谌(nán c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言行正直,难以被人诽谤或诬告。
南荣(nán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享有声望和荣誉。
切迫(qiè pò)的意思:形容紧迫、迫切的情况或状态。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思过(sī guò)的意思:反思自己的过错并主动改正。
为期(wéi qī)的意思:为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
夏至(xià zhì)的意思: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天的最高点,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阶段。
秧针(yāng zhēn)的意思: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预日(yù rì)的意思:预期的、事先安排好的日子
斋戒(zhāi jiè)的意思:戒除杂念,专心修行。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社稷坛祈求降雨的虔诚心情与复杂心境。首句“常雩曾步祷”,表明了皇帝多次前往社稷坛进行祈祷。接着,“怵未格难谌”表达了对降雨未能应验的忧虑和困惑。随后,“逡巡又踰月,蕴隆势更侵”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旱情的加剧。
“群祀靡不宗,微雨弗成霖”则反映了皇帝对各种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对小雨不足以缓解旱情的无奈。接下来,“芒种倏已过,夏至将届临”点明了时节的变化,预示着旱情可能更加严峻。“今岁剧常岁,缘待布秧针”则表达了今年旱情比往年更为严重,等待播种的时机显得尤为迫切。
“为期愈切迫,右坛躬致忱”展现了皇帝在祈雨时的急切心情和诚挚态度。“预日返法宫,斋戒省身心”说明了皇帝在祈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返回法宫进行斋戒,以净化身心。接下来,“思过不胜思,言钦恐未钦”表达了内心的反省与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最后,“郊畿多赤地,益予愁怀深”描绘了旱灾导致的荒芜景象,加深了皇帝的忧愁。“踧踖立南荣,晚宇生浮阴”则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皇帝在祈雨时的紧张与期待,以及天色渐暗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虔诚与焦虑,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
清光到枕上,袅袅凉风时。
永意能在我,惜无携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