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人(bái rén)的意思:指文字清晰、明确,没有歧义。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发兵(fā bīng)的意思:指出动兵、出兵。
规画(guī huà)的意思:指事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海鸥(hǎi ōu)的意思:指人或物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摆脱困境。
艰危(jiān wēi)的意思:
◎ 艰危 jiānwēi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内地(nèi dì)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地区,与边远地区相对。
南容(nán róng)的意思:南容指的是容貌美丽端庄的女子。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在内(zài nèi)的意思:在某个范围之内,指在其中。
祖宗(zǔ zōng)的意思:指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六首,作于庚子年十月十五日。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历史远见的感慨。
首句“发兵每叹白人头”,感叹每次出兵征战,自己已步入老年,岁月不饶人。接着“况复艰危历九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艰难与持久,诗人经历了九个春秋的动荡与危险。
“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这里提到的“比景”可能是指边境或相邻地区,“澜沧”则指澜沧江,泛指边疆地区。诗人担忧这些地方的安全,即使在自己的国土之内,也难以避免他人的忧愁。
“衣冠未许群羌僰,国士终难寄海鸥。”“衣冠”象征文人士大夫,“羌僰”指少数民族,诗人担心国家的文人士大夫和少数民族的安全,难以寄托于自由自在的海鸥之上,暗示了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
最后,“叹息祖宗规画远,西南容易弃并州。”诗人感叹先祖规划深远,却在西南地区轻易放弃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并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前国家政策的批评,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智慧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进酒
糟如丘,曲作尘。送花落,迎花新。
笑君不饮,何以为亲。吴儿娇,楚臣苦。
醉无忧,醒无主,黄莺自歌蝶自舞。
杯盘出古窑,未必坟头土。朝为云,暮为雨。
安所得杜康,变作巫山女。朝朝莫莫,不知其数。
蒸香滴酪沉青天,花间酩酊宁须钱。
富贵自不暇,贫贱且陶然。
死愿作天上星,生愿为地上仙。
今宵但可浸明月,倒泻珍珠那不前。
三妇艳
初日煦煦照鸡豚,马牛服皂治田园。
时清吏廉赋易简,丈人无事,修整闺门。
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
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
有时察举高宦,无事可以啜菽饮水乐儒素。
昨者少妇初上堂,先从中妇问公妪。
中妇初时来,得之于大妇。
我家诸妇诚易为,羹臛粗可办,织作不务绣与絺。
公妪日高坐,抱接孙雏嬉。
甘露园
卜筑在城市,了无尘事干。
亭深寻屡转,林密造无端。
叠石开云细,穿池得月宽。
当门银杏古,披磴壁萝寒。
闻有三危露,时滋九畹兰。
扫苔侵鹤迹,选竹作渔竿。
丘壑道仍在,琴尊乐未阑。
方期汉阴灌,归考涧中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