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春思(chūn sī)的意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过从(guò cóng)的意思:相处、交往。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难言(nán yán)的意思:形容难以言喻、难以表达的感受或情绪。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翻译
- 巷子偏僻来往人少,柴门整天紧闭不开。
黄莺歌声总在柳树边,云彩的影子始终伴着山峦。
有些道理难以言表,即使贫穷也未曾觉得厌倦。
广阔的平原和河流笼罩在暮色中,春天的思绪时有时无。
- 注释
- 巷僻:偏僻的小巷。
过从:来往的人。
柴门:简陋的木门。
尽日:整天。
关:关闭。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柳:柳树。
云影:云彩的影子。
山:山峰。
有道:深奥的道理。
难言:难以表达。
虽:即使。
贫:贫穷。
未厌閒:并未感到厌倦。
川原:平原和河流。
烟四暝:暮色弥漫。
春思:春天的思绪。
有无间:时有时无。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康与之所作的《僻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巷僻过从少”展现了居住环境的偏僻,人迹罕至,邻里交往不多。接着,“柴门尽日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柴扉常常紧闭,与世隔绝。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莺声常在柳”以莺鸟的鸣叫和垂柳相伴,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也暗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自在。然而,“云影不离山”又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山与云的相伴,仿佛象征着诗人与外界的疏离。
“有道难言□”一句,可能是诗人感慨人生哲理难以言表,或者是对某种困境的隐喻,此处的□可能代表省略或难以言说的情绪。尽管身处贫困,“虽贫未厌閒”,诗人并未因物质匮乏而感到厌倦,反而享受着这份闲适的生活。
最后两句“川原烟四暝,春思有无间”描绘了傍晚时分,平原上雾气弥漫,春意朦胧,诗人的心境也似这春思一般,时有时无,既迷茫又富有诗意。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无锡书所见
朝发吴门东,暮宿锡山下。
隔墙语呜咽,云是流移者。
生来本村居,白首事耕稼。
居城仅期月,区区避兵马。
狂奴称老虎,咥人空四野。
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
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
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
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
□□哭声悲,涕与泪交泻。
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
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
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