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魑魅(chī mèi)的意思:指邪恶的鬼怪,也用来形容邪恶的事物或人。
大过(dà guò)的意思:表示超过某个限度或程度,过分。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排难(pái nàn)的意思:解决困难或危险的问题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守臣(shǒu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守节的臣子,也泛指忠心耿耿的人。
相争(xiāng zhēng)的意思:指两方或多方势力互相争斗、争夺权利或利益。
雄长(xióng zhǎng)的意思:形容男子高大威猛,气势雄伟。
鸺鹠(xiū liú)的意思:比喻人们追求权势和利益的行为。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家庭与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守臣在其中的无奈与挣扎。诗人以“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开篇,直接点明了战争带来的残酷与痛苦,两地仇杀,家庭成员多次经历生死离别,展现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巨大破坏。
接着,“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一句,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守臣并无明显过错,但因各方势力的相互竞争,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的战争中屡见不鲜,反映了政治与军事冲突的复杂性。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战争比作鬼魅和猫头鹰的侵扰,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与不安。鬼魅象征着战争中的邪恶力量,而猫头鹰的啼叫则预示着死亡与灾难的临近,整个画面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氛围。
最后,“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的反思与谦逊。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时,即使是最优秀的官员(齐卿,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有能力的官员)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诗人以此自勉,表示自己在解决这场危机面前,也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自身角色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十一日挈浩同省先陇早起四山昏翳冲雾露涉水登山至山颠则日已东上澄空朗然下视村中雾犹蒙罩人烟桑柘皆不可辨戏成一绝
拄上高峰近日轮,四山端的见来亲。
此身已在烟霾上,可惜烟霾底下人。
雪歌
黑云黯黯如翻鸦,急霰飒飒疑投沙。
初闻万窍号地籁,已见六出飞天花。
宁论异事吠群犬,且喜和气连千家。
穿帘投隙矜妩媚,平坑塞谷迷谽谺。
遥遥林塔出玉笋,渺渺江路蟠修蛇。
扣门方拟贳邻酒,篝火更欲寻僧茶。
悬知朝士集阙角,靴声入贺趋正衙。
吾衰久矣尚何说,所幸一稔均幽遐。
寄十二侄
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
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
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
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
戊戌奉诏追,触热万里程。
归途抵齐安,岁月浩可惊。
三日乃东下,鼓角遥送迎。
安国有老僧,元祐初载生。
蝉联说旧事,耳目犹聪明。
徒行就船别,耿耿恻怆情。
岂知二纪后,汝乃为此行。
追怀昔游地,未语涕已倾。
念汝虽并塞,残虏方守盟。
职虽在警盗,枹鼓寂不鸣。
惟当奉法令,日夜抚孤茕。
官卑俸入薄,切勿厌藜羹。
勇如赤壁战,节若江水清。
人谁不汝知,况事贤公卿。
三山与七家,相望两柴荆。
归来讲学暇,袯襫同春耕。
《寄十二侄》【宋·陆游】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戊戌奉诏追,触热万里程。归途抵齐安,岁月浩可惊。三日乃东下,鼓角遥送迎。安国有老僧,元祐初载生。蝉联说旧事,耳目犹聪明。徒行就船别,耿耿恻怆情。岂知二纪后,汝乃为此行。追怀昔游地,未语涕已倾。念汝虽并塞,残虏方守盟。职虽在警盗,枹鼓寂不鸣。惟当奉法令,日夜抚孤茕。官卑俸入薄,切勿厌藜羹。勇如赤壁战,节若江水清。人谁不汝知,况事贤公卿。三山与七家,相望两柴荆。归来讲学暇,袯襫同春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767c674425b68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