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鼎彝(dǐng yí)的意思:指古代的鼎和彝,代表权力和权威。
国雠(guó chóu)的意思:指国家的耻辱或国家受到的侮辱。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计策(jì cè)的意思: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策略或计划。
艰危(jiān wēi)的意思:
◎ 艰危 jiānwēi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勋庸(xūn y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行为虚伪而不真实。
宰辅(zǎi fǔ)的意思:宰辅是指宰相和辅弼,泛指高官显贵。
哲人(zhé ré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致身(zhì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全力以赴
宗社(zōng shè)的意思:指宗族或社会团体。
哲人萎(zhé rén wěi)的意思:指智慧卓越的哲学家或学者因为环境不利而黯然失色,无法施展才华。
- 翻译
- 七十岁才刚过半,为何苍天不让我多活些年。
我本想以身许国,担任宰辅之职,却不幸遭遇艰难险恶的时代。
我曾竭尽智谋为国家稳固,功绩被铭记在国家的祭祀器皿中。
国家的大仇还未雪洗,怎料到我会如此早早离世。
- 注释
- 七十:指年龄。
方强半:刚过半。
天胡:为何。
慭遗:让我多活。
致身:投身于。
宰辅:宰相或辅佐大臣。
遭世:遭遇时代。
艰危:艰难险恶。
计策:策略。
安宗社:稳固国家。
勋庸:功勋。
鼎彝:古代祭祀用的器皿,象征国家。
国雠:国家大仇。
哲人萎:智慧的人去世。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危机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能够安定社稷、拯救时艰的殷切希望。
"七十方强半,天胡不慭遗"中,“七十方”可能指的是广阔的疆域或是庞大的国力,而“强半”则表明这些力量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天胡"一词通常用来形容边塞之地的荒凉与遥远,"不慭遗"则意味着对这片土地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致身虽宰辅,遭世已艰危"这一句表明诗人本身虽然位高权重,但国家所面临的困境依旧严峻。"宰辅"通常指的是宰相或其他高级官员,而"遭世已艰危"则强调了时局的险恶。
"计策安宗社,勋庸载鼎彝"中,“计策”意指智谋和计划,而“安宗社”则是希望能够稳固国家和宗族。"勋庸"一词常用来形容功绩或勋章,"载鼎彝"则象征着对过去先贤的颂扬。
最后两句"国雠犹未灭,岂料哲人萎"中,“国雠”即国家的大难或灾难,而“犹未灭”表明这些困境尚未解除。"岂料"意为难以预料或想象,"哲人"指的是有智慧和远见的人物,"萎"则意味着衰败或失去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能够解决国难、拯救民众的英雄人物的期待和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