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吏(bǎi lì)的意思:指官员众多,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经术(jīng shù)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也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卷怀(juàn huái)的意思:形容心情激荡,思绪万千。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良已(liáng yǐ)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校官(xiào guān)的意思:指在校园中担任官职的人,也可泛指校园中的管理人员或教师。
倚市(yǐ shì)的意思:指商人或投资者依赖市场行情、价格波动来进行交易或投资。
- 翻译
- 众多官员难以考验,我辞去州校官的职务。
飘然而至南闽之地,并非只为荔枝的红艳。
精通经学如同雕虫小技,市场中儒生众多身着儒冠。
我的道路或许并不显赫,但坚持正道实属不易。
- 注释
- 百吏:众多官员。
试:考验。
卷怀:辞去、离职。
州校官:州府学校的官员。
翩然:轻盈飘逸的样子。
南闽:南方的福建地区。
荔子丹:指荔枝的红色果实。
彫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文字技巧。
经术:儒家经典学问。
倚市:在市场上。
多儒冠:有很多穿儒服的儒生。
吾道:我所坚守的道路。
未必贵:不一定显赫。
政:只。
良已难:坚守正道很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表达了对赵叔静教授赴任闽中的感慨。他指出在众多官吏中,赵叔静选择离开繁华之地,投身南闽教书,不为名利所动,专心于学问和教育。诗人赞扬赵叔静精通经术,即使身处市井之中,仍保持着儒者的风范。他认为,尽管儒家之道不一定被社会广泛看重,但赵叔静坚守教育之道的行为已经很难得。整首诗体现了对高尚品德和学术追求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