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不定(bù dìng)的意思: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的状态或结果。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从是(cóng shì)的意思:指坚持正义、不屈服于压力或诱惑。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近前(jìn qián)的意思:靠近前方或接近前来。
酒半(jiǔ bàn)的意思:指喝酒喝到一半,表示喝酒未完成。
罗裙(luó qún)的意思:指女子穿着华丽的裙子,形容女子妖艳、矫揉造作的样子。
溟濛(míng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朦胧迷离。
前楹(qián yíng)的意思:指门楣,比喻事物的前景、前途。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是否(shì fǒu)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对某种情况的确认或否定。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玉轸(yù zhě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法字迹的笔力雄健有力。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 鉴赏
这首《南乡子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徙倚近前楹,寒月溟濛酒半醒。” 开篇以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描绘开始,主人公在酒意微醺的状态下,徘徊于屋前,此时月色朦胧,寒气袭人,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勾勒了外在的景物,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
“何处叶声吹不定,分明,是否罗裙窣地行。” 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细微的声音——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呼唤着某个人物的出现。通过“罗裙窣地行”这一细节,让人联想到一位女子轻盈的步伐,暗示着离别对象的女性身份,以及主人公对她的深深思念。
“只隔小中庭,玉轸应传太息情。” 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指出两人之间仅隔着一个小庭院的距离,却仿佛远隔天涯。玉轸,可能指的是琴,这里借指音乐,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叹息,无法直接传达给对方。
“从是别来滋味恶,残更,千种伤心梦不成。”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别离以来生活的苦涩与痛苦,每到夜晚,思绪万千,却难以入眠,各种伤心之事在梦中浮现,却又无法实现。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持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因离别而深感痛苦的主人公形象,以及他对远方爱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