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赴 府 学 释 奠 宋 /欧 阳 修 羽 龠 兴 东 序 ,春 秋 纪 上 丁 。行 祠 汉 丞 相 ,学 礼 鲁 诸 生 。俎 豆 兼 三 代 ,樽 罍 奠 两 楹 。雾 中 槐 市 暗 ,日 出 杏 坛 明 。昔 齿 公 卿 胄 ,尝 闻 弦 诵 声 。何 须 向 阙 里 ,首 善 本 西 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东序(dōng xù)的意思:东方的天亮,指日出之时。也比喻事物开始发展的初期。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槐市(huái shì)的意思:槐市是一个古代的城市名,成语中用来形容人口繁多、热闹喧闹的场所。
两楹(liǎng yíng)的意思:两根柱子。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支撑。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善本(shàn běn)的意思:指善良正直的品质,也可指善意的书本。
上丁(shàng dīng)的意思:指人上了年纪,身体衰弱或能力不如以前。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首善(shǒu shà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中最优秀、最出色的人或事物。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弦诵(xián sòng)的意思: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行祠(xíng cí)的意思:指出门祭祀祖先。
羽籥(yǔ yuè)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标志,也比喻有头有脸的人物。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樽罍(zūn lé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有价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早赴府学释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教育的敬仰和对儒家经典的尊崇。首句“羽籥兴东序”描绘了秋季开学的场景,羽籥象征着礼仪的开始,东序则指学校。接下来,“春秋纪上丁”点明了祭典的时间,遵循古代历法。
“行祠汉丞相”表达了对汉代丞相的祭祀,暗示对贤能官员的敬仰和对儒家道德的崇尚。“学礼鲁诸生”则提及在鲁国孔子故里的礼学传统,体现了对儒家学问的传承。“俎豆兼三代”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俎豆是祭祀器具,代表了对先圣先贤的祭祀。
“樽罍奠两楹”描绘了祭奠仪式的庄重,樽罍是酒器,两楹则是祭台两侧,展现出祭典的规模和氛围。“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清晨的肃穆与神圣,槐市象征着学府,杏坛则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寓意教育的光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回忆起昔日公卿子弟在这里聆听教诲,弦诵之声回荡,体现了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表达了不必远赴孔门(阙里),京城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中心,首善之地。
整首诗以典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教育的向往和对儒家文化的深深敬意,同时也寓含了对当下教育的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和人潼关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