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饶 仲 信 静 镜 宋 /包 恢 乾 不 一 动 ,静 专 动 直 。坤 不 一 静 ,静 翕 动 辟 。艮 不 一 止 ,动 静 以 时 。本 体 如 是 ,偏 主 则 非 。惟 学 初 机 ,贵 以 静 入 。以 至 终 养 ,贵 以 静 羽 。本 体 既 然 ,动 静 一 如 。乾 坤 合 德 ,无 二 无 余 。心 为 天 君 ,尊 无 伦 比 。圣 贤 言 心 ,初 无 认 拟 。心 比 於 镜 ,佛 说 云 然 。镜 虽 有 光 ,孰 拟 心 天 。镜 光 则 死 ,心 光 则 活 。活 则 不 滞 ,死 则 不 豁 。佛 法 寂 灭 ,匪 乾 匪 坤 。若 复 本 心 ,非 彼 能 昏 。人 以 欲 动 ,非 动 之 性 。所 以 贵 静 ,自 动 自 静 。其 道 光 明 ,无 物 可 并 。以 省 尽 伦 ,是 为 全 人 。眼 高 四 海 ,至 此 乃 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心(běn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真实的、内心深处的思想、意图或愿望。
本体(běn tǐ)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实质或根本。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道光(dào guāng)的意思:指明正道,光明正大。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复本(fù běn)的意思:指复制的书籍、文件等,与原本完全相同的副本。
佛说(fó shuō)的意思:指某种言论或说法具有深远的智慧和道理。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合德(hé d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互相信任。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既然(jì rán)的意思:既然表示既然如此,既然已经这样,就不需要再多说或再做其他事情。
镜光(jìng guāng)的意思:指镜子里的光亮,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者虚有其表的美好。
静专(jìng zhuān)的意思:安静专心、专心致志
静一(jìng yī)的意思:保持安静、安定,不发出声音或干扰。
伦比(lún bǐ)的意思:形容超过常人或其他事物,无法比拟或相比的。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全人(quán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道德、智慧、体魄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天君(tiān jūn)的意思:指上天的主宰,也比喻权力极大的人或者组织。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无论(wú lùn)的意思:不论,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无伦(wú lún)的意思:毫无关系或者没有任何联系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翕动(xī dòng)的意思:翕动指的是人或物体集体行动或活动。
贤言(xián yá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言辞或言语。
心光(xīn guāng)的意思:心灵明亮,内心光明照耀。
眼高(yǎn gāo)的意思:形容人看问题或对待事物时要求很高,不容易满足。
言心(yán xīn)的意思:言辞真实,发自内心的话语。
以至(yǐ zhì)的意思:甚至,到了…的程度
以时(yǐ shí)的意思:按照时机、时刻来行动
一如(yī rú)的意思:与……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一动(yī dòng)的意思:一点动静也没有,一动也不动。
云然(yú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心情宁静、安详。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终养(zhōng yǎng)的意思:终生养育
主则(zhǔ zé)的意思:主要的原则或规定
自动(zì dòng)的意思:自发地、主动地。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赠饶仲信静镜》,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包恢。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探讨心性与修养之道的诗作。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坤不一静,静翕动辟。”开篇即借用《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象征天地阴阳,强调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行动之间的平衡与统一。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本体如是,偏主则非。”此处引入艮卦,进一步阐释了静止与动作的适时性,以及事物本质和偏执之见的区别。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以至终养,贵以静习。”诗人强调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都应从静中开始,以静为根本。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乾坤合德,无二无馀。”此处再次强调万物共存、阴阳互补的哲理,没有多余或不足之分。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这里表达了心灵至高无上的尊贵,它是宇宙中不可比拟的存在。
“圣贤言心,初无论拟。心比于镜,佛说云然。”诗人引述古代圣贤和佛家的教诲,将心灵比作清净之镜,这种比喻在中国哲学中颇为常见。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镜光则死,心光则活。活则不滞,死则不豁。”此处通过对比镜子和心灵的光明,强调了真实的心灵之光远胜于物质世界的表相。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若复本心,非彼能昏。”诗人借用佛家思想,指出佛法超越世间的对立和束缚,只有回到真实的心灵状态,才能达到真正的觉悟。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所以贵静,自动自静。”这里揭示了人类由于内心的欲望而产生动作,但这种动作并非自然本性的流露,因此强调了宁静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静养达到自发的平衡状态。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惟省尽伦,是为全人。”最后,诗人总结出一条通向心灵真理的明确道路,这是一种超越世间纷争、达到全人类共通理解的境界。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诗作以此句结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俯瞰世界的心态和对真理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杜洲殷山长归天台二首·其二
词章汉宗正,诗笔李长庚。
礼展慈湖奠,心摇微国旌。
先公同窜谪,后裔借尊荣。
侨馆甘藜藿,芳洲采杜蘅。
春风闲杖策,夜雨短灯檠。
浮海瞻龙仗,登皋听鹤鸣。
三年书满考,一旦趣归程。
执手论交契,持觞叙别情。
但期趋玉陛,焉在遗金籯。
旋舍斑衣舞,归舟綵帐轻。
庭闱心晏晏,交友喜盈盈。
侍次还乡举,趋班复帝京。
捷音如我报,莫俟雁南征。
鹊有媒
长林萧萧两乾鹊,牖户绸缪欣有托。
雄飞望望杳不归,饮啄应怜堕矰缴。
孀雌哺鷇成孤栖,月明不复从南飞。
迢迢织女隔银浦,风多巢冷将畴依。
花间双鹊能凸喜,来往殷勤道芳意。
雄鸠佻巧鸩不媒,愿得灵脩几同类。
斯须众鹊邀提壶,入林绕树声相呼。
群飞尽弃遗一鹊,同室定偶携诸孤。
彊彊和鸣如有道,求牡深惭雉鸣鷕。
踰墙钻穴相窥从,重叹人而不如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