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世(bā shì)的意思:指代八个世代,用来形容世代相传,永久不变。
半分(bàn fēn)的意思:表示分割、分离、分开的意思,也可表示程度、数量的一半。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灿烂(càn làn)的意思:形容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样子。
藏蓄(cáng xù)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含有深意,不轻易流露出来。
称盛(chēng shè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分、丰富盛大。
成性(chéng xìng)的意思:指某种习性或性格特征已经形成并难以改变。
淳古(chún gǔ)的意思:指人的品德纯朴,为人淳厚老实。
大至(dà zhì)的意思:指整体或总体的范围、程度或情况的最大限度。
飞翻(fēi fān)的意思:形容跌倒或摔倒。
覆焘(fù tāo)的意思:指事物相互掩盖、重叠,无法清晰分辨。
敷扬(fū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雄辩、辞藻华丽。
肤浅(fū qiǎn)的意思:浅薄、不深入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黄冠(huáng guā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学术或事业上非常有成就,超过了同龄人。
辉映(huī yìng)的意思:光芒映照,闪耀夺目。
纪叙(jì xù)的意思:详细叙述事物的经过或内容。
记名(jì míng)的意思:记住姓名,记住名字。
缣缃(j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颜色红而美丽。
坚硬(jiān yìng)的意思:形容困苦艰难的境地,比喻极其艰辛。
交飞(jiāo fēi)的意思:指互相飞扬、交替出现。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考评(kǎo píng)的意思:考核和评价
鸾龙(luán ló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丽壮丽的景象或事物。
明净(míng jìng)的意思:形容环境明亮、干净整洁,没有污染或杂乱。
名姓(míng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名字和姓氏。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墨客(mò kè)的意思:指以文学艺术为业的人,特指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人。
篇章(piān zhāng)的意思:篇章是指文章或书籍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事物发展或演变的阶段。
前楹(qián yíng)的意思:指门楣,比喻事物的前景、前途。
墙壁(qiáng bì)的意思:指建筑物或围墙的侧面,也比喻界限或限制。
仁政(rén zhèng)的意思: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为基础,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的政治方式和治理方法。
日脚(rì jiǎo)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去了。
三圣(sān shèng)的意思:指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位圣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世主(shì zhǔ)的意思:世界的主宰,指掌握权力、决定一切的人。
史官(shǐ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记录历史的职务,也指历史记载的官方文书。
舒张(shū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放松自在。
覃庆(qín qìng)的意思:形容人们欢庆、庆贺的场景。
题写(tí xiě)的意思:
书写。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坡 ( 苏軾 )归,至 常州 报恩寺 ,僧堂新成,以板为壁。 坡 暇日题写几遍。后党祸作,凡 坡 之遗墨,所在搜毁。”《诗刊》1977年第1期:“仿佛您正在题写挽词,沉痛交织着极度的愤怒;‘为 江 南死国难者志哀’,把千古奇冤彻底揭露。”
天纵(tiān zòng)的意思:指上天所赋予的才能或优势。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真行(zhēn xíng)的意思:真正有效或真实可信的行动或做法。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篆籀(zhuàn zhòu)的意思:篆籀是指古代的两种文字书体,篆字和籀文。它们分别代表着古代文字的两个阶段,篆字是古代文字的初级形态,籀文是经过演变后的进阶形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醉心(zuì xīn)的意思:全身心地沉浸在某件事情或某个领域中,非常痴迷和专注。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道法堂内检阅三皇御书的情景,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赞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鸾龙交飞翻”、“金石避坚硬”,生动地展现了御书的华美与庄严。
诗的开头“日脚退前楹,崇堂豁明净”,描绘了阳光洒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为接下来的御书展示营造了庄重的氛围。接着,“缣缃出百函,翰墨睹三圣”,通过大量书籍和御书的展示,突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与珍贵。
“舒张溢墙壁,灿烂累签㡠”进一步强调了御书的规模与辉煌,仿佛整个墙壁都被御书所覆盖,光彩夺目。而“鸾龙交飞翻,金石避坚硬”则通过动态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御书的精美与力量,连自然界的鸾龙与金石都为之敬畏。
“毫无半分弱,大至袤丈劲”则赞美了御书的雄健与完美,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之笔,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真行体兼精,篆籀法毕正”则肯定了御书在书法艺术上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篇章入题写,作者一何幸”表达了对御书作者的崇高敬意,认为他们能够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是无比幸运的。“伟哉天纵能,岂谓学成性”则赞美了上天赋予的天赋,使得这些作品得以诞生,而非仅仅依靠后天的学习。
“名山遍藏蓄,终古得辉映”强调了御书的价值与影响力,它们如同名山一般,被广泛收藏,永远闪耀着光芒。“墨客徒醉心,黄冠荷覃庆”则表达了对御书的喜爱与敬仰之情,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道士,都对此深感欣慰。
最后,“尝思八世主,覆焘足仁政”提到了古代帝王的仁政,认为正是他们的治理,才使得文化得以繁荣。“诗书所敷扬,乃独蔑此命”则强调了诗书在传播文化中的重要性,认为它们超越了命运的限制,影响深远。
“将非史官略,纪叙非尽并”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可能存在的遗漏的思考,认为或许是因为史官的疏忽,导致某些重要信息未能完整记录。“不然天日资,肯特记名姓”则从另一个角度推测,认为上天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特殊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纪念作者,更是为了传承文化。
“或应淳古治,不以馀艺竞”则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在古代淳朴的治理下,人们更注重精神与道德的培养,而不是追求其他技艺的竞技。“肤浅难考评,随群但称盛”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评价标准的反思,认为过于肤浅的标准难以真正评价作品的价值,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内在的品质与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法堂内御书展示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的辉煌与价值,同时也对文化传承、历史记载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