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蟹须食稻,未拯吴人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姑 胥 行 宋 /蔡 襄 香 泾 无 故 流 ,胥 台 有 馀 基 。太 伯 以 德 启 ,后 王 结 心 师 。夫 差 昔 好 战 ,戈 矛 临 越 陲 。天 蟹 须 食 稻 ,未 拯 吴 人 饥 。于 今 十 一 贡 ,贫 甚 吴 王 时 。全 吴 古 都 会 ,腴 田 溉 湖 陂 。雨 暘 适 小 变 ,数 米 不 足 炊 。吾 知 事 本 末 ,本 末 何 由 知 。家 户 徼 福 利 ,坐 输 黄 衣 儿 。平 糴 连 拖 漕 ,入 朶 天 兵 頤 。囷 窌 不 夕 储 ,势 若 偷 生 为 。长 虑 且 后 顾 ,荀 卿 有 良 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末(běn m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次、轻重次序或次要的东西。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夕(bù xī)的意思:不休息,不停止工作或学习。
长虑(cháng lǜ)的意思:长时间的忧虑和担心。
都会(dōu huì)的意思:指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
福利(fú lì)的意思:福利指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上的福利待遇。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古都(gǔ dū)的意思:指古代有名的都城,也用来形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好战(hào zhàn)的意思:好战指的是喜欢争斗、好斗的性格或倾向。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后王(hòu wáng)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地域等方面超过前代的君主或者统治者。
后顾(hòu gù)的意思:指顾虑后事,顾念后患,留下后顾之忧。
家户(jiā hù)的意思:指家庭、家属。
徼福(jiǎo fú)的意思:指通过勉强达到的福分,形容得来不易或权宜之计。
结心(jié xīn)的意思:心意已定,决心坚定。
良规(liáng guī)的意思:良好的规矩和准则。
平籴(píng dí)的意思:平均分摊粮食
事本(shì běn)的意思:指事实的真相或实情。
十一(shí yī)的意思:指十一月,也指国庆节。
天兵(tiān bīng)的意思:指天上的神兵,也用来形容非常强大的军队或力量。
偷生(tōu shēng)的意思:指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生命延续或生存的机会。
王时(wáng shí)的意思:指人们对时光的流逝感到忧虑和焦虑。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吴人(wú rén)的意思:指江苏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江苏人的品质和特点。
无故(wú gù)的意思:无缘无故地、没有理由地
心师(xīn shī)的意思:心灵的导师,心智的引导者。
胥台(xū tái)的意思:指居高位但没有实权的人。
荀卿(xún qī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腴田(yú tián)的意思:指肥沃的田地,比喻富饶的土地或丰收的景象。
雨旸(yǔ yáng)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持续不停。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知事(zhī shì)的意思:指明智能干练的官员,能够明察秋毫、善于处理事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的《姑胥行》,通过对香泾水流淌和胥台遗迹的描绘,诗人寓言历史,讲述了吴国兴衰的故事。首句“香泾无故流,胥台有馀基”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历史的流转与遗迹的存在。接着提到太伯的仁德开启吴地风气,与夫差好战形成对比,后者因贪求战功导致民生困苦。
诗人指出夫差时期虽然富强,但未能解决人民的饥饿问题,而如今吴国虽依旧进贡,却远不如昔日富裕。苏州作为古都,土地肥沃,但雨水失调导致粮食短缺,百姓生活艰难。诗人感慨“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揭示出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失当,百姓为了微薄的福利,却要承受官府的剥削。
“家户徼福利,坐输黄衣儿”讽刺了官吏的贪婪,而“平籴连拖漕,入朵天兵颐”则揭露了官府通过强制征税来充实军备,使得仓储空虚,人民生活如履薄冰。最后,诗人引用荀卿的思想,呼吁要有长远考虑和公正治理,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姑胥之地的历史变迁为背景,寓言性地批评了统治者的短视和百姓的苦难,体现了蔡襄关注民生、倡导公正的政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赠介石沈高士并序
两边巇险我居中,岂可挨西又捺东。
冷笑主人忘曲突,泥梁燕燕说春风。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
归来誓墓学羲之,政坐机张触处危。
久已光芒韬世阙,更能文采眩长离。
奏书方朔三千牍,饮酒渊明二十诗。
索米长安饥欲死,何如终保傲霜枝。
哭川无竭禅师二首
师令题画像,圆寂十朝前。
拙句应曾见,微病竟不痊。
笑谈犹可想,偈颂总堪传。
千柱攒金碧,辛勤二十年。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
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
去夏才相别,逾旬遽□□。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
二子言将葬,惊嗟欲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