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眼(fǎ yǎn)的意思:指明察事物本质的眼睛,比喻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佛手(fó shǒu)的意思:指状如佛手的柑橘,也比喻人手指伸展开的样子。形容手指伸展开的样子或者物体呈现出类似佛手的形状。
河沙(hé shā)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多指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
晃耀(huǎng yào)的意思:形容人摇晃、炫耀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金色(jīn sè)的意思:指金黄色,形容光彩夺目、富有贵气。
妙法(miào fǎ)的意思:指高超的方法、技巧。
是则(shì zé)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确实或肯定。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诵说(sòng shuō)的意思:指咏诗、背诵、朗读等口头传播文字的行为。
真法(zhēn fǎ)的意思:真实的法则或真正的方法
紫金(zǐ jīn)的意思:紫色和金色,形容非常珍贵和宝贵的东西。
十方界(shí fāng jiè)的意思:指遍及十方,无所不在的广大范围
- 注释
- 佛手:指佛教中的象征物,可能代表佛法或佛陀的形象。
法身:佛教术语,指佛的本质或化身。
紫金色:形容光亮的色彩,可能象征神圣或尊贵。
十方界: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各个方向。
七帙书:七卷经书,可能指重要的佛经。
河沙:比喻极多,常用来形容数量之大。
震诵:大声诵读,表达庄重和虔诚。
妙法:佛法中的精妙教义。
法眼:佛教中指具有洞察真理的能力。
- 翻译
- 佛手如同真实的法身,闪耀着紫色和金色的光芒。
它的光芒洒满整个十方世界,凝聚成七卷经书。
这七卷经书数量众多,如同河沙般繁多,诵读中宣讲着奥妙的佛法。
它既不聚集也不分散,这就是通过法眼所见的真实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佛手的形象,象征着佛法无边,其光芒如同紫金色的法身,普照十方世界。它又能凝聚成七卷经书,寓意佛法深奥,如河沙般丰富。诵读此经,声音宏大,传达着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本质,既非聚集也非分散,它是超越形式的,唯有具备法眼者才能真正领悟。诗人范成大通过这首诗赞美衡岳寺僧人刺血书写《法华经》的虔诚与佛法的深远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的崇尚和对僧侣修行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太博守莆中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炉亭岁欲环。
朝迹只如初到日,州麾犹在两年间。
秋来竹屋多归梦,天与莆人一破颜。
馆下诸生能恋恋,眼中循吏故班班。
相传士子多于鲫,共喜府公清似山。
庆历谏臣书在否,乾淳文赋笔追还。
郎官红熟海风静,通印子肥春网閒。
心事太平儿女语,诗家尊宿鬓毛斑。
欢迎骑竹来何暮,赠别垂杨不可攀。
办与老夫同一念,不忧吾道久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