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戴笠(dài lì)的意思:指人的头上戴着笠帽,比喻隐藏真实身份或隐藏真实意图。
典教(diǎn jiào)的意思:指古代经书和传统教育的典范,也可指优秀的教育方式或教材。
鹄立(hú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态度高傲自负。
官式(guān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行为举止符合规范,合乎规定。
讲筵(jiǎng yán)的意思:指主持宴会或聚会时,以讲演或讲座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官(jiào guān)的意思:教官是指军队中负责教育训练士兵的军官,也用来形容严厉的教导者。
衿佩(jīn pèi)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值得敬佩。
开讲(kāi jiǎng)的意思:开始演讲或讲话。
铿锵(kē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锵如(qiāng rú)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清脆,有力量。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儒风(rú fēng)的意思:指儒家思想的风尚和影响。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上堂(shàng táng)的意思:指上课、听讲。也可用来形容学生上课时的态度和行为。
深衣(shēn yī)的意思:指长袍或衣裳,也可指衣袍的颜色深。
俗习(sú xí)的意思:指习俗或风俗习惯。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王侯(wáng hóu)的意思:指王公贵族,也用来形容权势显赫的人。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有成(yǒu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在所(zài suǒ)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情况下必然发生或存在。
折简(zhé jiǎn)的意思:指用简短的言辞表达复杂的意思或内容。
之前(zhī qián)的意思:在特定时间或事件之前。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作养(zuò yǎng)的意思:指培养、教育、修养、养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嘉会教谕赴任山阳的场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他朴素高尚的品格和对教育的热忱。首句“西江万君头戴笠”形象地刻画了他的朴素装扮,暗示其不慕荣华。接下来,“清时典教山阳邑”表达了他对清平时代的期待,以及对教育职责的庄重态度。
“王侯折简不可招,令尹之前只长揖”体现了他的谦逊与自尊,即使面对权贵也不轻易屈从,仅以长揖示礼。在课堂上,“深衣上堂开讲筵,衿佩铿锵如鹄立”,通过细节描绘出他严肃讲学的仪态,显示出儒家学者的威严与专注。
“六经字字在所行,要使儒风更俗习”表达了他对传播儒家经典的决心,致力于提升社会风气。诗人以“朝盘苜蓿甘如饴”比喻他的生活简朴,却乐在其中,对比“不羡诸公谋肉食”,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两句“人材作养期有成,他日当为教官式”寄寓了对万嘉会教谕培养人才的期望,相信他将成为教育界的典范。整首诗赞美了教谕的品格与志向,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敬仰和祝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濡须山头亭子
孤亭压危峰,绝景入平眺。
双崖控巢水,禹力万古耀。
林倾乾象辟,涛淙地轴掉。
茅茨数椽屋,噫哉魏武庙。
心殊岐山伯,迹异甘棠召。
荒戍传遗灵,血食岂亡诮。
吞吴势虽壮,晋起国旋剽。
楼船战士去,沧浪尽鱼钓。
平时欲何为,览古谩长啸。
愁烟起孤壑,白鸟聚残照。
谁令五月来,不见万山烧。
又复想大雪,下上玉岩峤。
重游莫能期,将归且停趬。
诗辞搜亦苦,物状竟难肖。
终篇写亭壁,翻惭画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