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弊政(bì zhèng)的意思:指腐败的政治体制或不公正的政治行为。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倡首(chàng shǒu)的意思:倡首是指在众人中首先提出主张或倡导某种事物的人。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官业(guān yè)的意思:官业指官员的职业,也泛指官僚体制下的职业。
国祚(guó zuò)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统治地位、命运。
国立(guó lì)的意思:国家设立的、由国家直接管理的机构。
举国(jǔ guó)的意思:全国一致地、全体国民一起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曼殊(màn s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行高傲、自大。
倾心(qīng xīn)的意思:用心向某人倾诉真情,表示深深地爱慕或崇拜。
铁道(tiě dào)的意思:指铁轨和铁路,也比喻坚固、稳定的道路或事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萧墙(xiāo qiáng)的意思:指室内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和动静。
兴衰(xīng shuāi)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和衰落。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逐鹿(zhú lù)的意思:指追逐、竞争,争夺权力或地位。
作战(zuò zhàn)的意思:指军队进行战斗、战争行动。
连天烽火(lián tiān fēng huǒ)的意思:形容战火连绵不断,战争烽烟不息。
中原逐鹿(zhōng yuán zhú lù)的意思:指争夺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力或地位。
- 鉴赏
这首诗《听客谈中华时事感赋》由清代诗人张玉书所作,通过“中原逐鹿忙”、“连天烽火起萧墙”等词句,描绘了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景象。诗人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社会变革中的复杂动态,既展现了对时局的深切关注,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乍收铁道为官业,忽报城都作战场”,这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权力更迭与利益争夺的现实。铁道本是促进交通便利的公共设施,却在转瞬间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原本繁华的城市,竟成了兵戎相见的战场,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斗争的残酷。
“倡首何人除弊政,倾心举国立新章”,诗人在此提出了对改革者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站出来,革除旧弊,建立新的制度,为国家带来新生。这不仅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最后,“兴衰毕竟因时异,眼看曼殊国祚亡”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担忧。兴衰更替是历史的必然,但面对即将来临的国运衰败,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力回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