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举(bǎi j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有德行和才能。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鸱张(chī zhāng)的意思:形容心情紧张,害怕失去控制。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道宫(dào gōng)的意思:指道家的宫庭,也用来比喻人心灵纯净、远离尘世的境地。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宫台(gōng tái)的意思:指宫殿和台榭,也泛指宫廷。
国计(guó jì)的意思:
(1).治国的方针大计。《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后臣论》:“会 座 病, 卫君 亲视之疾,且问国计。”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顿地方,岂可图便偷安,置国计於不问。”
(2).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元史·世祖纪十》:“且言其国经 唆都 军马虏掠,国计已空。”《宦海》第一回:“总而言之,那一国之中,官吏的得人与否,关係著民生的强弱,国计的盛衰。”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佳兵(jiā bīng)的意思:指出色的军队或优秀的将领。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救时(jiù shí)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挽救危机,及时解决问题。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狂噬(kuáng shì)的意思:指吞噬、狂吃的意思。
悃款(kǔn kuǎ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淳厚、真诚。
庙社(miào shè)的意思:庙社是指古代的宗教场所,也可用来形容人多的地方。
墓田(mù tián)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也用来比喻无法动用的财产或资源。
倾城(qī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极美,美得令人心动。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四国(sì guó)的意思:指四个国家或地区。
苏台(sū tái)的意思:指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得不到磨砺,容易变得懒散、软弱。
台教(tái jiào)的意思:指在官场、政治或组织中担任顾问、教导的人。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梧宫(wú gōng)的意思:指宫殿中的高楼大厦。
无术(wú shù)的意思:指没有才能、没有本领。
乌喙(wū huì)的意思:指黑色的嘴巴,比喻说话不中听、刻薄恶毒。
先时(xiān shí)的意思:过去的时间;以前的时候
悬目(xuán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壮丽、令人赞叹。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沼吴(zhǎo wú)的意思:指被困于沼泽之中无法自拔,比喻陷入困境或陷入某种无法摆脱的困扰之中。
哲妇(zhé fù)的意思:指聪明明智的妇女。
忠言(zhōng yán)的意思:忠诚正直的劝告或建议。
苎萝(zhù luó)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同苎萝一样飘忽不定。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走狗(zǒu gǒu)的意思:指为了追求私利而出卖朋友、背叛原则的人。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这首清代姚文田的《胥江以子胥名心伤东门县目之言因作长歌陈吴亡之由于子胥亦不能无讥焉尔》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伍子胥复仇事件的反思,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诗的前两句“吴通上国始屈巫,楚败柏举由申胥”回顾了伍子胥帮助吴国崛起和复仇的过程,但诗人指出这两场复仇并非出于国家大义,而是导致了吴国庙社的衰败。
接下来,“苎萝山下卖新女,大道宫台教歌舞”描绘了吴王沉迷于享乐,不思进取,与伍子胥的忠谏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自为沼吴来,竟堕术中悲闇主”表达了对吴王昏庸的哀叹,暗示了伍子胥未能改变君主的命运。
“皆言哲妇能倾城,岂知召侮在佳兵”批评了吴王沉溺于美色,不知兵戈之祸。“伐荆伐越事不已,怨构四国来狺争”进一步揭示了吴国扩张带来的后果,四方诸侯纷争不断。
“功师北征等狂噬,悃款忠言不能制”暗指伍子胥的北伐虽有功绩,但未能阻止吴国的覆灭,他的忠诚直言也被忽视。“救时无术一身捐”表达了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同情。
最后,“苏台未见游麋庵,江水先看化墓田”以景结情,感叹吴王陵寝的荒凉,以及伍子胥未能看到吴国的衰败结局。“狡兔犹存走狗死,如茶如火空自强”比喻吴国的挣扎与衰亡,而“乌喙终湔会稽耻”则寄寓了对历史教训的深沉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伍子胥的故事,警示后人勿忘历史教训,警惕个人英雄主义可能导致的国家衰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