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过乱峰曲,隔林闻水声。
疑身是雷仙,满耳鼓不停。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奔注(bēn zhù)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奔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言辞激烈,气势磅礴。
步入(bù rù)的意思:进入、踏入
倒泻(dǎo xiè)的意思:指事情的发展或结果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耳鼓(ěr gǔ)的意思:耳朵和鼓膜的结合,比喻对声音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飞瀑(fēi pù)的意思:形容水流如瀑布一样奔腾不息或迅猛而陡峭。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嗟矜(jiē jīn)的意思:慨叹自怜
久留(jiǔ liú)的意思:停留时间较长,不离开或不离去。
利泽(lì zé)的意思:指人才的利用和发挥,也指事物的发展和利益的增进。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平川(píng chuān)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起伏。
凄清(qī qīng)的意思:形容寂寞冷清,凄凉无人。
樵夫(qiáo fū)的意思:指樵夫的生活艰苦,形容人生困苦或贫苦。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麻姑山瀑布的奇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感。诗中以“忽过乱峰曲,隔林闻水声”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随后,“止车问樵夫,知是飞瀑鸣”一句,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与探索精神。
接着,诗人深入描述了瀑布的壮丽景象:“下步入幽径,萧然觅澎渹。仰看百尺崖,倒泻霜雪明。”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瀑布比作“霜雪”,既形象又生动地表现了瀑布的洁白与壮观。诗人进一步感受着瀑布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乍近骨肉健,久留毛发惊。”这种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反应,体现了大自然力量的震撼与净化作用。
“疑身是雷仙,满耳鼓不停。”诗人仿佛置身于雷神的世界,被瀑布的声音包围,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然而,六月的炎热与干涸的平原,与瀑布的清凉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水源的重要性:“六月地赤渴,平川露乾汀。”
最后,诗人反思了人们对自然恩赐的认识不足:“此源一何长,奔注常淫盈。利泽固不浅,邦人昧嗟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类应珍惜自然资源、感恩自然的呼吁。同时,也提到了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价值与意义,这是一种深刻的思考与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麻姑山瀑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黄云屯空如万马,督亢坡前马不下。
断虹掉尾入古城,城头浩浩乌鸦声。
昌国君亡郭隗死,鹑首赐秦天醉矣。
刺秦不刺燕必亡,万死一中当灵长。
铁椎铅筑亦此策,只未先将滈池璧。
不识荆卿一片心,当日踌躇待何客。
萧萧易水光如刀,秋风刮地吹征袍。
栈车轣辘天马劳,黄金台古生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