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谢广文之潮阳》
《送谢广文之潮阳》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吾邑昌黎后,斯文远至今。

由来风不薄,此去道须任。

晓月江帆小,春云岭路深。

逢迎如有问,为报岁寒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岁(bào suì)的意思:报告岁数,指庆祝生日。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寒心(hán xīn)的意思:指心情受到冷落、伤害、失望,感到悲凉、凄凉的情绪。

江帆(jiāng f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前途无量。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远至(yuǎn zhì)的意思:远远地到达某个地方或程度。

云岭(yún lǐng)的意思:云岭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无法穷尽。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岁寒心(suì hán xī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的心情也如同岁寒一样冷淡,形容人心冷漠、缺乏热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送谢广文之潮阳》。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谢广文即将前往潮阳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品格与才华的赞誉。

首联“吾邑昌黎后,斯文远至今。”以“昌黎”暗指韩愈,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以其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而著称,这里的“昌黎后”借指谢广文,暗示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影响。接着“斯文远至今”则强调了谢广文的才华和作品将长久流传,影响深远。

颔联“由来风不薄,此去道须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祝愿与期待。这里的“风”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风,也象征着社会风气或评价。“由来风不薄”意味着友人的才华和品德本就受到广泛认可,“此去道须任”则是鼓励友人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坚守自己的道路,保持高尚的品格。

颈联“晓月江帆小,春云岭路深。”描绘了一幅清晨江面航行的景象,以及春日山岭间云雾缭绕的意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尾联“逢迎如有问,为报岁寒心。”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叮咛,如果在旅途中遇到询问,可以告诉对方,自己心中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信念,即“岁寒心”。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肯定和期望,希望友人无论身处何境,都能保持初心,坚持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蕴含了对友人品格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送吴仲宝入京

余年长汝父,汝季复余从。

季也难为兄,文史日从容。

兄也实竞爽,立身期亢宗。

可念玉雪子,五月上卢龙。

枣榆曝西日,尘土吹炎风。

尔欲副尔志,安得宁尔躬。

有方游可远,扬名孝乃终。

归来拜嘉庆,我酌寿汝翁。

(0)

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

飞龙殿阙何崔嵬,黄须龙种去不回。

只见长安不见日,不闻人从日边来。

软红湿雨腾香雾,歌童舞女钱塘路。

沙碛秋乾雁落群,日光寒薄西风暮。

(0)

送魏叔华归越

阅世沧江上,柴门几送迎。

云泥虽异路,车笠见交情。

春雨西兴渡,梅花古粤城。

寄声卖樵叟,莫羡锦衣荣。

(0)

和邓善之寄王一初并见柬韵

抱拙投闲计未疏,但看岁晏复何如。

丹山碧水吟招隐,白发苍颜赋遂初。

逸少幽情谁与畅,元龙豪气未全除。

柴门有客迂双屐,何不相逢许史庐。

(0)

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用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为韵·其三

缟素制野服,误染京华尘。

旧业在何处,梅花江上春。

(0)

丘庄多稼楼二首·其一

楼上西风野望时,冥冥禾黍没高低。

劝农使者来行水,还凭朱栏忆旧题。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