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足(bái zú)的意思: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参谒(cān yè)的意思:参见拜访高官或上级领导。
草席(cǎo xí)的意思:指草做的席子,比喻简陋的住处或简朴的生活方式。
常参(cháng cān)的意思:常常参与、经常参加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供菜(gòng cài)的意思:指供奉神灵或祖先的食物。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看青(kàn qīng)的意思:观看草木的颜色。
满盘(mǎn pán)的意思:指全部、完全。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森阴(sēn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盛,阴影重重的景象。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云村(yún cū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宝震寺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古木森阴可避喧”,以“古木”和“森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环境,暗示了寺庙的清幽与隐逸。接着,“半檐聊结数苔垣”一句,通过描述僧人利用寺庙的一角搭建简陋的遮蔽物,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朴素与随性。
“因思白足常参谒,贪看青山不掩门。”这两句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割舍对山川景色的欣赏,以至于连门都不愿关闭,仿佛时刻准备迎接大自然的呼唤。
“趺坐每依芳草席,倦游懒上碧云村。”这里通过“趺坐”(盘腿而坐)和“芳草席”的描写,展现了僧人修行时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倦游懒上碧云村”则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寺庙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最后,“自从粒米须弥破,客至难供菜满盘。”这一句以“粒米须弥破”比喻僧人生活极其简朴,即使是招待客人,也难以提供丰盛的菜肴,体现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宝震寺中简朴而又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佛教徒对于自然、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荥阳公行边
风卷双旌雪覆鞯,远骑白马出行边。
兵驰空壁三千帜,客宴高堂十万钱。
屏里旧图鱼复阵,灯前新注《豹韬篇》。
功成他日论诸将,只有荀郎最少年。
赠金华隐者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
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子房之师赤松子,三千年前亦居此。
飞行恍惚谁解寻,漫说至今犹不死。
松花酒熟何处游,瑶草自绿春岩幽。
群羊卧地散如石,老鹿耕田驯似牛。
闻有隐君子,乃是学仙者。
自从入山中,不曾到山下。
世人莫知其姓名,以山呼之不敢轻。
樵夫忽见苦未识,识疑便是黄初平。
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茯苓夜煮倘许飧,铁杖来敲石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