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长嗟(cháng jiē)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长叹不已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高牙(gāo yá)的意思:指年龄高、牙齿多,形容人年纪大,牙齿齐全。
古春(gǔ chūn)的意思:指古代时期的春天,也用来形容人年轻时的容貌和精神状态。
光影(guāng yǐng)的意思:指光线和影子,常用来形容光线的变幻和影子的移动。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虎啸(hǔ xiào)的意思:形容虎威猛的吼叫声,比喻英勇豪迈的气概。
洄沿(huí y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回旋而行。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嗟叹(jiē tà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惋惜之情。
静胜(jìng shèng)的意思:静止胜过动荡,指在某些情况下保持冷静和沉默胜过争吵和争斗。
惊龙(jī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引起强烈的震动和惊奇。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岚雾(lán wù)的意思:形容山间或水面上的雾气弥漫,景色模糊不清。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联镳(lián biāo)的意思:联合在一起,共同努力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旅枕(lǚ zhěn)的意思:旅途中的枕头,比喻外地居住。
鸾旗(luán qí)的意思:指皇帝的旗帜。
民宅(mín zhái)的意思:指普通百姓的住宅。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蜀川(shǔ chuān)的意思:指蜀地的山川地貌,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山川景色。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提兵(tí bīng)的意思:调集军队,准备作战。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微官(wēi guān)的意思:指官职地位低微的官员或微不足道的官职。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溪碓(xī duì)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深沉,不轻易流露出来。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香花(xiāng huā)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人物。
香篝(xiāng gōu)的意思:指事物香气扑鼻,形容香味浓郁。
行天(x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操纵天地之力,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一派(yī pài)的意思:指言谈举止或言辞表达不真实、不可信、不可靠。
幽阻(yōu zǔ)的意思:指隐蔽的阻碍或困扰。
猿吟(yuán yín)的意思:指猿猴的吟唱声,比喻音乐声或诗歌声非常美妙动听。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振锡(zhèn xī)的意思:指振奋振作,积极行动,努力进取。
山鸣谷应(shān míng gǔ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回响,传得很远。
- 鉴赏
这首元代石国英的《雁荡能仁寺遗诗》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和寺庙的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行天下山水半”表达了诗人游历过众多名山大川,对自然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接着“侧身西望长嗟叹”则流露出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与赞叹。诗人以“山到蜀川方绝奇”强调了雁荡山的独特之处,与蜀地的奇山异水相媲美。
“万里提兵雁荡来,高牙一展岚雾开”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大军进入雁荡山的情景,山岚雾气在军威之下散开,展现出雁荡山的雄伟壮观。接下来“松风吹骑联镳入,高日下照翻经台”则细腻描绘了松林间的骑行场景,阳光洒在翻动的经台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老僧振锡去何所,香篝寂寂佛无语”表现了寺庙中的宁静与庄严,老僧手持锡杖离去,香炉中烟雾缭绕,却听不到佛语,突显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随后“山鸣谷应应者谁,似有秦民宅幽阻”一句,通过山谷间的回声,仿佛有古代秦民居住于此,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姑休尔旅枕尔鋋,云深不得惊龙眠”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云深之处,让心灵得到安宁,不被外界打扰。最后“水晶一派泻琤玉,岁与清气中洄沿”描绘了清澈的水流如同玉石般流淌,与周围的清新空气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二三溪碓长林下,人力罢舂天所借”描述了山间溪流旁的石磨,借助自然之力进行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草香花净太古春,虎啸猿吟明月夜”则通过草木的香气、花朵的纯净、虎啸猿啼的声音,以及明月下的宁静,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景象。
“幽寻静胜登嵯峨,鸾旗柱笔光影摩”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自然之美的喜悦,鸾旗随风飘扬,笔影在光影中交错,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成写破峭壁翠,稽首岩前诺巨那”则是诗人将心中的感悟化为诗句,书写在峭壁之上,向巨那(可能指山神或自然之灵)表达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荡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寺庙宁静氛围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