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三十五》
《诗偈·其三十五》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楞伽宝山高,四面无行路。

惟有达道人,乘空到彼处。

罗汉悟空掷锡腾空去。

缘觉若悟空,醒见三生事。

菩萨若悟空,十方同一处。

诸佛若悟空,妙理空中住。

空理真法身,法身即常住

佛身祇这是,迷人不悟

一切若不空,苦厄从何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山(bǎo shān)的意思:比喻非常有价值的财富或资源。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常住(cháng zhù)的意思:常年居住,不离开。

乘空(chéng kōng)的意思:利用空隙、空白的时机或空间,进行行动或攻击。

达道(dá dào)的意思:指达到了道德境界或人生境地的高度,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苦厄(kǔ è)的意思:指遭受苦难和困厄。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罗汉(luó hà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阿罗汉,也指达到了极高境界的人。

迷人(mí r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吸引力,令人着迷。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腾空(téng kōng)的意思:指物体迅速向上升起,离开原来的位置。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悟空(wù kōng)的意思:指人警觉性高,聪明敏捷,善于观察和思考。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缘觉(yuán jué)的意思:指因缘巧合而产生的感觉或领悟。

真法(zhēn fǎ)的意思:真实的法则或真正的方法

掷锡(zhì xī)的意思:扔掉铁锡,表示自愿放弃权力、地位或职位。

注释
楞伽:佛教中的名山。
达道人:通达佛法的人。
乘空:凭借空性或虚空。
彼处:指楞伽山。
掷锡:佛教徒扔掉象征身份的锡杖。
腾空去:飞升离开。
缘觉:佛教中的修行者。
三生事: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之事。
菩萨:佛教中的高级修行者。
十方:四方上下和中心,代表宇宙各处。
妙理:深奥的道理。
空中住:在空性中停留。
法身:佛教中表示佛的本质或本体。
常住:永恒不变。
迷:迷失,不明白。
一切:所有事物。
苦厄:苦难。
翻译
楞伽山峰高耸,四周没有路径可寻。
只有通达大道的人,能乘着虚空到达那里。
罗汉如果领悟了空性,会抛掷锡杖腾空而去。
缘觉如果领悟了空性,醒来后能洞察三世之事。
菩萨如果领悟了空性,认识到所有方向都是一体。
诸佛如果领悟了空性,就能在至高真理中安住。
空性的真理就是法身,法身永远保持不变。
佛的本质就在这里,只是迷惑的人无法理解。
如果万物不空,苦难又怎能度量?
鉴赏

这首诗偈通过对楞伽宝山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对于空性和悟道的深刻理解。开篇“楞伽宝山高,四面无行路”即设置了一种超脱尘世、难以企及的境界。接着,“惟有达道人,乘空到彼处”表明只有达到某种灵修境界的人才能到达这个地方,这里的“乘空”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越物质束缚。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罗汉若悟空,掷锡腾空去。缘觉若悟空,醒见三生事。菩萨若悟空,十方同一处。”分别从罗汉、缘觉和菩萨三个层级阐释了对于“空”的不同理解和境界。罗汉以超脱的方式达成解脱;缘觉则通过对空性的认识而看破生死轮回;菩萨则体现出普遍智慧,达到一切处所同一无二的境地。

诗偈最后几句“诸佛若悟空,妙理空中住。空理真法身,法身即常住。”进一步深化了对空性的理解,将其与佛教中的最高真理和永恒不变的法身相联系。这是对宇宙本质以及生命真相的一种高度抽象和哲学性思考。

结尾“佛身祇这是,迷人自不悟。一切若不空,苦厄从何度。”则是对未能悟道者的一种慨念,他们因不知空性的深义而沉迷于痛苦之中,无法解脱。这里的“苦厄”指的是生死轮回中的种种苦难。

整首诗偈通过层层递进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佛教中对宇宙、生命和悟道的一系列深刻见解,是一篇融合哲理与美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题徐高士祠诗·其一

一束生刍吊古人,荒凉陈迹竟谁伦。

南州堂上空悬榻,北岳山中总滥巾。

传列逸民风世教,坊题高士式儒绅。

夜来间向东湖望,几许清光接富春。

(0)

题节亭·其二

为民为国日劳勤,公暇园亭暂息纷。

祗是片时能适兴,谁言一饭敢忘君。

雨荒阶藓堆苍雪,风约池萍破绿云。

安得关西夫子至,看花对酒细论文。

(0)

寿詹事府唐录事先生

满袖天香午退朝,华堂开宴沸云韶。

青田白鹤仙风在,绣绂苍麟瑞应昭。

事业终期齐广受,寿龄还拟等松乔。

酒酣试倚阑干望,南极文星映九霄。

(0)

洞庭君山歌和赵总戎韵

使君统师征不庭,长江万里飞扬舲。

重湖缥缈接紫冥,风帆遥度一饭经。

船头击鼓如震霆,鼋鼍蛟龙皆隐形。

君山有树高亭亭,匠石不敢加斧钉。

就中岩穴虽岭巆,隐约巨浸如一星。

湘君之祠列宫庭,灵异似若司南溟。

长鲸能容李白骑,仙槎曾说张骞乘。

东南形胜莫与比,欲通道路无五丁。

乃知元气自涵蓄,润泽何假行雨瓶。

使君雅志凌空青,睨视泰华如枕屏。

清风与明月,相招时入船窗棂。

众人昏昏君独醒,欲将丹衷荅皇扃。

腰间三尺真青萍,辟兵不用丸飞萤。

渴思整顿海宇澄,乃今长驱扫膻腥。

将星昨夜光晶荧,凯歌指日在耳听。

兹辰共泊长沙汀,万马不嘶风清泠。

知君此行不少停,直指南服宣威灵。

瞬息岭海皆清宁,相期同蹑鸾凤翎。

慎固九有如郊坰,保我皇图亿万龄。

与君相守岁寒盟,令人千秋万岁仰德馨。

(0)

题雪景赠陈雪轩南归

冻云茫茫天一色,六出花飞绕天白。

山间林下无人踪,草堂独卧江南客。

客乃文范先生之贤孙,养高乐道居衡门。

闲轩扫榻曲肱卧,左图右史恒讨论。

门前大雪随风飏,严寒不入芙蓉帐。

斜拥青绫足晏然,游神已在羲皇上。

披襟起望双目开,乾坤万里无纤埃。

清光正与素心合,以雪名轩心快哉。

雪轩雪轩世事不足道,山林之下风光好。

僵卧休如袁邵公,迎宾须似王元宝。

何当归棹剡溪船,登尔高轩扫取烹茶一倾倒。

(0)

葑溪杂兴

霜重林已空,风高水愈涸。

荒园一散步,暮景觉萧索。

忽见古梅树,横斜出篱落。

揽衣看枝柯,相将绽红萼。

岁寒幸有此,气味尽可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