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高冬水足,树冷夏虫稀。
防虎弓当挽,惊人鸟乍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图景。诗人以“涧底黄茅屋,云间白版扉”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茅屋置于涧底,云层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氛围。接着,“田高冬水足,树冷夏虫稀”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山中生活的自然和谐,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防虎弓当挽,惊人鸟乍飞”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野性和神秘,弓箭的准备和突然惊飞的鸟儿,既体现了居住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暗示了这里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增添了几分探险的趣味和冒险的气息。
最后,“几时真辟谷,长与赤松归”表达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愿望,与道家的“辟谷”修行相呼应,希望像古代的隐士赤松子一样,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