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刻我骨,一石融我神。
因之携画本,试写苍然真。
白磷(bái lín)的意思:指事物光亮、明亮的样子。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俯瞩(fǔ zhǔ)的意思:仰视、仰望。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横陈(héng chén)的意思:横陈指的是东西摆放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的样子。形容事物无序、混乱。
画本(huà běn)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的故事、经历或历史。
佳士(jiā shì)的意思:指优秀的人才或杰出的人物。
看青(kàn qīng)的意思:观看草木的颜色。
可亲(kě qīn)的意思:容易亲近、和善可亲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利尘(lì chén)的意思:指能够利用尘埃、灰尘等微小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获得利益。
敛衽(liǎn rèn)的意思:低下头示敬,表示恭敬、谦逊。
磷磷(lín lín)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这首诗《初望少室》由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初次远眺少室山时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
首句“好山如佳士,洗尽名利尘”以比喻的手法,将山比作君子,象征着山的高洁与脱俗,仿佛能洗净人心中的名利之尘,引出对山的崇敬之情。接着“对之敛衽敬,可爱不可亲”表达了对山的敬畏与喜爱,但又难以亲近的情感,这种矛盾的心理描绘得十分生动。
“一水刻我骨,一石融我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水与石不仅外在地影响着诗人,更深入到他的骨髓与精神之中,成为他内心的一部分。接下来的“何况三十六,峰峰与天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少室山的壮丽景象,三十六峰直插云霄,与天相连,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
“仰看青磝磝,俯瞩白磷磷”两句,通过视角的变化,从高处的青翠到低处的洁白,展现了山的不同面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最后,“因之携画本,试写苍然真”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真实与自然之美记录下来的心愿。
“三日宿其下,舐笔不敢皴”描述了诗人长时间驻足山下,甚至不敢轻易动笔,生怕破坏了眼前的美景,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珍惜。
“归来闭阁卧,枕上山横陈”则描绘了诗人归家后,仍然沉浸在山景之中,仿佛山景横卧于枕上,时刻陪伴着他,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题诗追所见,何必如古人”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表达自己所见所感,并不追求模仿古人,而是追求真实自我表达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少室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