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兰 亭 序 墨 本 宋 /罗 颂 文 皇 嗜 好 非 声 色 ,偶 爱 兰 亭 亦 其 癖 。河 南 犹 恐 后 来 闻 ,竟 使 昭 陵 饿 真 迹 。世 閒 能 悟 知 几 人 ,墨 本 珍 传 意 愈 勤 。有 似 春 云 隐 明 月 ,光 影 还 到 行 江 分 。法 曹 得 此 深 恨 晚 ,有 客 携 从 大 梁 远 。多 言 南 渡 罕 曾 见 ,大 胜 薛 家 蝉 翼 本 。嗟 我 学 书 从 少 年 ,较 计 点 画 分 媸 妍 。老 拈 撅 笔 万 事 懒 ,忽 见 锦 轴 心 凄 然 。真 行 姿 媚 公 所 取 ,篆 隶 何 妨 更 兼 有 。退 之 但 作 石 鼓 歌 ,谈 笑 讥 诃 换 鹅 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蝉翼(chán yì)的意思:形容非常薄弱、脆弱。
媸妍(chī yán)的意思:形容丑陋的样子却装扮得漂亮。
传意(chuán yì)的意思:传递意义,表达思想或情感。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大梁(dà liáng)的意思:指房屋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梁,比喻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点画(diǎn huà)的意思:指细微、琐碎的工作。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法曹(fǎ cáo)的意思:指法律界人士,特指律师或法官。
更兼(gēng jiān)的意思:更加,更为
公所(gōng suǒ)的意思:公所是指官府设立的机构,负责处理民众的事务和解决纠纷。在现代,公所一词多用于指代政府机关或行政部门。
鼓歌(gǔ gē)的意思:形容欢乐鼓舞的歌声。
光影(guāng yǐng)的意思:指光线和影子,常用来形容光线的变幻和影子的移动。
河南(hé n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不移动、不变动、不发展。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画分(huà fēn)的意思:指明分界线,划定界限,进行区分。
还到(hái dào)的意思:指事物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换鹅(huàn é)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属性发生了变化。
讥诃(jī hē)的意思:嘲笑、讽刺
较计(jiào jì)的意思:指比拼智谋、计策等,进行较量或竞争。
锦轴(jǐn zhóu)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美丽绝伦。
撅笔(juē bǐ)的意思:指学习或工作时突然停止或放弃。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墨本(mò běn)的意思:指作品或文章的内容极其深奥,难以理解。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声色(shēng sè)的意思:形容人们的行为举止繁忙且喧闹,没有节制。
嗜好(shì hào)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有特别的喜好或偏爱。
石鼓(shí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石制乐器,用来表示音乐的美妙和欢乐。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文皇(wén huáng)的意思:指文学界的泰斗,文学的巨擘。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有似(yǒu sì)的意思:相似、类似
昭陵(zhāo líng)的意思:指明亡国之事,警示后人。
真行(zhēn xíng)的意思:真正有效或真实可信的行动或做法。
真迹(zhēn jì)的意思:真实的作品、真实的手迹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轴心(zhóu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心或核心位置。
篆隶(zhuàn lì)的意思:篆隶是指古代的两种不同的书法字体,篆字和隶字。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文字的两个发展阶段。
姿媚(zī mèi)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动人,姿态优雅迷人。
蝉翼本(chán yì běn)的意思:形容非常薄弱、脆弱,像蝉翼一样容易损坏或毁灭。
换鹅手(huàn é shǒu)的意思:指替别人做事,帮助别人完成任务。
- 注释
-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
兰亭: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墨本:书法作品的墨迹副本。
春云:比喻书法之美。
法曹:古代官职,这里指书法家。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开封。
南渡:指历史上的南迁,这里可能指宋朝初年。
薛家蝉翼本:薛姓收藏的珍贵书法抄本。
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石鼓歌:韩愈赞美石鼓文的诗。
换鹅手:指擅长书法的人,典故来自王羲之换鹅的故事。
- 翻译
- 文皇的爱好并非在于音乐和美色,偶尔对兰亭的喜爱也是他的特殊喜好。
即使在河南,他也担心后人不知晓,最终让昭陵中的真迹隐藏起来。
世间能理解这层深意的人又有几个呢?墨宝珍藏,人们更加珍视。
就像春云遮住明月,光芒仍然分散到无数江河之中。
法曹直到晚年才深深遗憾未能早得,有位客人从大梁远道带来。
常言南渡时期很少见到这样的作品,比薛家蝉翼本还要珍贵。
感叹我自少年时便学习书法,分辨字的优劣是我的专长。
年老后提笔,万事懒散,突然看到精美的画卷,心中却感到悲伤。
真行书法姿态优美,正是公所欣赏的,篆隶也不妨兼收并蓄。
退之只需创作石鼓歌,谈笑间就能让换鹅的高手哑口无言。
- 鉴赏
这首宋代罗颂的《兰亭序墨本》诗,通过对文皇(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兰亭序》的喜爱,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珍视和传承。首句揭示了文皇对《兰亭序》的特殊喜好,将其视为癖好,暗示了该作品的非凡价值。接下来,诗人提到文皇为保护真迹,甚至让昭陵成为其藏身之处,体现了对墨宝流传的重视。
诗中“世閒能悟知几人”表达了对世人能理解这份艺术珍品的人数之少,而“墨本珍传意愈勤”则强调了后人对书法传承的执着。诗人以“春云隐明月”为喻,形容墨本中的书法之美,犹如月光透过云层,光芒四溢。
诗人感慨自己年轻时对书法的热爱,与老年时的淡泊形成对比,看到墨本时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他赞赏《兰亭序》的真行(楷书)之美,认为即使篆隶(篆书和隶书)也应兼收并蓄。最后,诗人以颜真卿对《兰亭序》的态度——作石鼓歌,戏谑那些自视甚高的书法家,暗示了对书法艺术无尽的敬仰和对技艺精湛者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展现了对《兰亭序》墨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书法艺术传承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宣和四祀季冬梦与人环坐杰阁烹茶饮于左右堆阿堵物茶罢共读诗集意谓先贤所述首篇题云永叔诵彻三阕遽然而觉特记一句云东野龙钟衣绿归议者谓非吉兆因即东野遗事反其旨而足之为四绝句云·其一
东野龙钟衣绿归,食齑肠苦竟栖迟。
出门顾我浑无碍,未肯徘徊只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