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科头·其十二境照不二》
《十四科头·其十二境照不二》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古风

禅师体离无明烦恼何处生?

地狱天堂一相,涅盘生死空名

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

众生与佛平等自然圣智惺惺

不为六尘所染,句句独契无生

正觉一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

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成

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非(bǎi fēi)的意思:指百种错误、错误纷呈。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禅师(chán shī)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高僧,也泛指精通禅宗的人。

地狱(dì yù)的意思:地狱是指佛教和道教中的一种概念,意指罪恶的人在死后所要受到的惩罚和痛苦。引申为极度痛苦的境地或环境。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非法(fēi fǎ)的意思:违反法律的行为

佛道(fú dào)的意思:佛道是指佛教和道教,代表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两大主要流派。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空名(kōng míng)的意思:空洞无实际内容的名声或声誉。

六尘(liù chén)的意思:指红尘世界中的六种尘埃,即金银财宝、名利声色、爱欲情感、生死离别、得失荣辱、师徒朋友。

涅盘(niè pán)的意思:涅盘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修行、超脱尘世,达到解脱、彻底摆脱一切痛苦和尘世纷扰的境界。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圣智(shèng zhì)的意思:指高尚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

四句(sì jù)的意思:四句指的是四个句子,通常用来形容一段话或文章的内容简洁明了。

所染(suǒ rǎn)的意思:受到影响或感染

坦然(tǎn rán)的意思:坦然指的是心情平静、毫无顾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

贪嗔(tān chēn)的意思:贪嗔是指人们贪图财富、物质享受和怀有嫉妒心理,这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之一。

天堂(tiān táng)的意思:指极乐世界,也用来比喻极度幸福的境地。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惺惺(xīng xīng)的意思:形容人心地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

玄解(xuán jiě)的意思:深奥的解释或理解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圆成(yuá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圆满完善的状态。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自制(zì zhì)的意思:自己制作或创造,不依赖于外部力量。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由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宝志所作,名为《十四科头(其十二)境照不二》。宝志大师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理解的独到见解。

诗中首先提出“禅师体离无明”,意指禅师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去除内心的迷惑和无知,达到心灵的清净状态。接着,“烦恼从何处生?”则引出对烦恼根源的思考,暗示烦恼并非外在事物所生,而是内心意识的产物。

“地狱天堂一相,涅盘生死空名”这两句,宝志大师运用对比手法,指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生死、天堂或地狱之分,一切皆是虚幻的表象。接下来,“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强调了佛法修行的内在性,即贪嗔等烦恼和佛道的追求都不是外在行为所能实现的,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和解脱。

“众生与佛平等,自然圣智惺惺”表明了佛教的核心理念——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自我觉悟。这体现了佛教对众生平等的深刻认识。

“不为六尘所染,句句独契无生”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即不被外界的声色名利所干扰,保持内心的纯净,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应符合无生的真理。

“正觉一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强调了正念的重要性,即在每一念中都能洞察宇宙的真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成”指出真正的佛法修行不是遵循固定的教条或法律,而是通过自我约束和内心的自由,达到圆满的境界。

最后,“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总结了整个修行过程,即超越了文字和形式的束缚,达到了与宇宙本源的合一,如同虚空一般,没有任何执着和依赖。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修行的精髓,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北军为韦睿歌

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

(0)

石桥诗

连延过绝涧,迢递跨长津。

已数逢仙客,兼曾度獦人。

(0)

咏安仁得果诗

月上河阳县,来看洛阳花。掷果人相?,非是故停车。

(0)

奉和望同泰寺浮图诗

朝光正晃朗,涌塔标千丈。

仪凤异灵乌,金盘代仙掌。

积栱成雕桷,高檐挂珠网。

宝地若地沙,风铃如树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象。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赞善资哲人,流咏归明两。

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

(0)

咏疏枫诗

萎绿映葭青,疏红分浪白。

花叶洒行舟,仍持送远客。

(0)

柽诗

凌寒竞贞节,负雪固难亏。

无惭云母桂,讵减珊瑚枝。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