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步骤(bù zhòu)的意思:指完成一项任务或过程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有序的行动或方法。
布毛(bù máo)的意思:指人物有才华、有本领。
不息(bù xī)的意思:不断,不停止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充实(chōng shí)的意思:指丰富、充足,使内容或程度达到满意的状态。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伐柯(fá kē)的意思:指削去树枝上的枯柯,比喻除去陈旧、无用的东西。
固执(gù zhi)的意思:坚持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不听别人的劝告或建议。
何起(hé qǐ)的意思:为什么起初,为何开始。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后进(hòu jìn)的意思:指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进展缓慢、落后的人。
黄池(huáng chí)的意思:指黄色的池塘,比喻腐败的环境或者堕落的世界。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内人(nèi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也可以指了解内情的人。
前车(qián chē)的意思:指以前的事例或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实信(shí xìn)的意思:真实可信的信件或言语。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要须(yào xū)的意思:必须;一定要
意旨(yì zhǐ)的意思:指言辞或行动所意指的意思或目的。
月息(yuè xī)的意思:指借贷时所支付的利息。
执柯(zhí kē)的意思:执着于细枝末节,忽视大局或主要事物。
执方(zhí fāng)的意思: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主张。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廌的作品,名为《中隐庵和赵孺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友情赠答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相互之间在文化上的交流。
开篇“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通过“退之”即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号,以文化名人代表高尚的文学追求,而“师友得侯喜”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精神上的相互欣赏和共享。
接下来的“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则是说即便是声名显赫,如韩愈一般的人物,也难免有所畏惧,不敢轻易行动。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一句,则是借用地理环境来表达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黄池”、“青山”都是实指,也隐喻着文化的高低和雅俗之分,而“孰辨”则是询问,谁能辨别这些文化上的细微差别。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文化交流的热烈场景。“庵成”指的是诗人与友人的聚会之地,而“谁振之”则是询问谁能够引领这样的文化交流,“句出闹如市”则形容了这种交流的活跃和热闹。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坚持的文化理念的自信,以及对自身文化修养的肯定。
随后的“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则是说坐在庵中的朋友们,都能像前人的足迹一样,能够追寻和模仿先辈的文化成就。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一句,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后来者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紧接着,“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则是说即便是一些不识时务、固守成见的人,也终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历史所淘汰。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一句,则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文化修养和知识追求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于浅尝辄止者的批评。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则是说像煮沸的水最终会蒸发一样,一些表面的学问也将一事无成,这里诗人强调了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交友标准的严格,即便是像韩愈、侯蒙这样的文化名人,也需要有共同的精神追求才能够成为知己。
最后,“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则是说如果对文化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没有得到满足,就如同布衣一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化修养不断追求的决心。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则是询问这两位诗人(李廌与赵孺韵)是如何能够达到他们在文学上的高境界和精神寄托。
四月荆南堪买醉。雪片鲥鱼,触网连湖起。
色斗新鹅松粉细,樱红笋绿玫瑰紫。
更有莼羹才下豉。一盏醺醺,醉倒新沙嘴。
射虎屠龙非我事,天晴且趁游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