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想多暇,莫惜寄书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鲍 经 句 赴 辟 洮 东 幕 府 宋 /张 舜 民 平 昔 通 家 子 ,今 为 幕 府 宾 。宦 游 知 几 日 ,器 业 已 成 人 。陇 右 从 戎 客 ,燕 南 老 病 身 。军 中 想 多 暇 ,莫 惜 寄 书 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陇右(lǒng yòu)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泛指西北地区。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平昔(píng xī)的意思:一直、始终、常常
器业(qì yè)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技艺和学问。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业已(yè yǐ)的意思:已经,早已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 翻译
- 往日的亲密朋友,如今成为幕府的宾客。
他在仕途上漂泊多久,如今已有成熟的才能和品行。
在陇右前线服役的他,我已是年老体衰居住在燕南。
想必军中的空闲时间不少,别舍不得频繁给我写信。
- 注释
- 平昔:过去。
通家子:亲戚或亲密的朋友。
幕府宾:幕僚或宾客。
宦游:在外做官或求学。
几日:多久。
器业:才能和品行。
陇右:古代地区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
从戎:出征或服役。
老病身:年老且身体衰弱。
军中:军队中。
想多暇:猜想有很多空闲时间。
莫惜:不要吝啬。
寄书频:经常寄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的作品,名为《送鲍经句赴辟洮东幕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愁绪和关切之情。
“平昔通家子,今为幕府宾。” 开篇即点明友人从一位普通的读书人转变成了官府中的客卿,这不仅是身份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友人地位的提升和生活环境的改变。
“宦游知几日,器业已成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所历经历和成就的关心,“器业”一词既可解为个人才能和学识,也可以指代个人的品德修养。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肯定了友人在宦游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陇右从戎客,燕南老病身。” 这两句转向了诗人的自我写照,“陇右”、“燕南”分别指代边疆和北方地区,诗人通过这两个地理概念,描绘出自己远离家乡、长期征战的艰辛生活,以及因年迈体弱而生的哀愁。
“军中想多暇,莫惜寄书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和期待。尽管身处军营,日理万机,但诗人仍希望能够在忙碌之余,收到友人的来信,以解相思之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了朋友与诗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切的友情和对远方朋友生活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宋景濂·其一
我思美人,乃在仙华之山。
山前夜半挂河汉,天津两旗俯可樊,我欲从之阻河关。
初平不来白羊死,瘦骨蚀尽莓苔顽。
风沙萧萧隔人间,玄霜日夕凋玉颜。
有鸟有鸟丁令威,侧身下上空孤飞。
女娲石坠鳌脚折,海水散作云霏霏。
山中有奇树,一华一千秋。
美人何不折寄我,使我叹恨长凝眸。
深沉洞谷山鬼集,阴气六月冰霜留,嗟哉美人谁与俦。
明年定约赤松子,与尔群峰顶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