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俘虏(fú lǔ)的意思:指被敌人捉住并控制的人。
顾反(gù fǎn)的意思:不顾,不考虑。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久留(jiǔ liú)的意思:停留时间较长,不离开或不离去。
哭泣(kū qì)的意思:哭得声音很小,几乎发不出声音。
乐土(lè tǔ)的意思:指人们快乐、幸福的居住地。
蓼虫(liǎo chóng)的意思:指小而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翩飞(piān fēi)的意思:形容飞行时轻快而优美。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戍旗(shù qí)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防时,高悬的旗帜。也比喻坚守阵地,不易被攻破。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亭燧(tíng suì)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才能出众,具有卓越的才华和德行。
为久(wéi jiǔ)的意思:长久地,久远地。
无已(wú yǐ)的意思:没有止境,无法满足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 注释
- 更:经历。
截:截取,引申为冻伤。
当迟:胆敢迟缓。
亭燧: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翩翩飞戍旗:戍边的旗子翩翩起飞。
行者:逃难的人。
反:同“返”,返回。
子弟多俘虏(lǔ),哭泣无已时。
乐土:安乐的地方。
见《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兹:此,这里。
蓼虫:吃惯了蓼(一种有辣昧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蓼:水蓼,植物名,味辛辣。
谘:同“咨”。
征询,商议。
- 翻译
- 边城的荒凉使人悲伤,过去我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
冰雪像刀一样割裂皮肤,大风刮得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方圆百里不见人烟,草木茂盛却没有人来管理?
登上城楼遥望烽火台,只见满城飘动的都是猎猎招展的战旗。
行军的人不准备再返回家园,出门时就已经与家人作了长别。
几个孩子都已经被敌方俘虏了,我们为此已经哭了好长时间。
天下可供安居乐业的地方很多,何苦一直在这个地方呆下去呢?
这就象蓼草上的虫子长期吃辣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请不要与我们再谈离开边城的事。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边塞将士怀念家乡、悲凉心境的诗。开篇即写“边城使心悲”,直接抒发了边疆战士的心情。接着,“昔吾亲更之”表现出诗人曾经亲自到过边关,体验到了那种生活和战争的艰辛。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描绘了一幅严寒的边塞景象,冰雪连连,穿透了士兵的皮肤,而凛冽的北风则无休止地吹拂,给人一种时间难以度量、日子难以消磨的感觉。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表达了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情感。在这广阔而又空旷的边疆,没有一个行人出现,即便是草木,也似乎在问谁会在这里停留。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强化了边塞之寂静和人的渺小。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则展现出边关的军事氛围,士兵们站在高墙上眺望着远方,甚至连遥远的烽火台都能看到,而那些飘扬在空中的战旗,似乎随风舞动,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气息。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中,“行者”指的是即将离去的人,他们不再回头看,不再眷恋这片土地和亲人,只是简单地告别家人,准备踏上归途。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子弟"指的是年轻的士兵们,他们有的被敌军俘虏,无法再次回到故土和亲人身边,这种离别和失去让诗人充满哀伤。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表达了对远方安稳家园的向往,以及对于目前艰苦生活的不甘心。"天下尽乐土"暗示着世界其他地方都在享受和平与欢乐,而自己却长时间地滞留在这片充满战乱的地方。
最后,“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通过比喻蓼虫不知寒冷的苦楚,告诫人们不要向那些不了解战争苦难的人述说自己的遭遇。这里“去来勿与咨”中的“咨”字有商讨、询问之意,也隐含着诗人对外界的无奈和绝望。
这首诗通过边塞生活的冷暖交织,展现了士兵们的情感波动以及战争带来的悲凉,从而构成了一幅深沉且哀婉的边塞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十五岁新正自贻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
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
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
清泉篆沟渠,茂木绣霄汉。
凉风竹下来,皓月松间见。
面前有芝兰,目下无冰炭。
坐上有馀欢,胸中无交战。
冬夏既不出,炎凉徒自变。
荣辱既不入,富贵徒自衒。
恶闻人之恶,乐道人之善。
不行何趑趄,勿药何瞑眩。
谁谓金石坚,其心亦能断。
谁谓鬼神灵,其诚亦能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