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儒名可尚,论秩官犹欺。
化往不复见,情来安可思。
感游值商日,绝弦留此词。
闭囚(bì qiú)的意思:关押、囚禁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丹棘(dān jí)的意思:指红色的荆棘,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或情况。
歌讽(gē fěng)的意思:指以歌唱的形式讽刺或嘲笑他人。
毫翰(háo hàn)的意思:指极小的字迹,形容字迹细小。
何遽(hé jù)的意思:指行动迅速,毫不迟疑。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精魂(jīng hú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核心或灵魂。
涟洏(lián ér)的意思:形容水面波澜起伏、连绵不断。
灵柩(líng jiù)的意思:指装载尸体的棺材。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屡空(lǚ kōng)的意思:多次尝试却未能成功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商日(shāng rì)的意思:商日指商人的日子,比喻经商或做生意的日子。
筲斗(shāo dòu)的意思:筲斗是一个用来盛放水或其他液体的容器,比喻心胸狭窄,才能有限。
叔子(shū zǐ)的意思:指父亲的弟弟,也泛指辈分比自己大的男性亲属。
孀妻(shuāng qī)的意思:指丧偶的妻子。
素旗(sù qí)的意思:指没有经过染色的白色旗帜,比喻高尚纯洁的品质。
涕涟(tì lián)的意思:形容眼泪流得很多。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王子(wáng z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吾徒(wú tú)的意思:指自己的学生或门徒。
无愁(wú chóu)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玄夜(xuán yè)的意思:指黑暗的夜晚或深沉的黑色。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幼子(yòu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秩官(zhì guān)的意思:指官职的级别和秩序,也用来形容人的地位或职位的高低。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子路(zǐ lù)的意思:子路是一个古代人名,也是《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之一。成语“子路”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才华出众,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原宪贫(yuán xiàn pín)的意思:原本贫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伤王学土》。从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闭囚断外事,昧坐半馀期。”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隔绝与世隔的氛围,通过“闭囚”和“昧坐”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外界消息的渴望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有言颖叔子,亡来已一时。”这里提及一个特定的对象——颖叔子,这个名字在文中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亲切。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离别之痛。
“初闻宛不信,中话涕涟洏。”诗中的“宛”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消息,而“涕涟洏”形容泪水纵横,表达了诗人听到亲友消息时的激动与悲伤。
“痛哉玄夜重,何遽青春姿。”这里通过对比“玄夜”的沉重和“青春”的轻盈,抒发了对年华易逝、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
“忆汝曾旅食,屡空瀍涧湄。”诗人通过回忆与某人的共餐往事,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寂和无奈。
“吾徒禄未厚,筲斗愧相贻。”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不满和自谦之意,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士人的困顿与委屈。
“原宪贫无愁,颜回乐自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处境,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诏书择才善,君为王子师。”这两句提及到朝廷对于人才的选拔,以及诗人对于某位王子的尊敬。这里的“王子”可能是指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虚指,有加强语气之效。
“宠儒名可尚,论秩官犹欺。”这两句表达了对士人的尊重,以及对官职等级的不满。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抒发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化往不复见,情来安可思。”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亲友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释怀。
“目绝毫翰洒,耳无歌讽期。”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失落和空虚,强化了诗人孤寂和哀伤的情绪。
“灵柩寄何处,精魂今何之?”这里的“灵柩”指的是死者的棺木,“精魂”则是对逝者灵魂的称呼。这两句通过询问逝者的灵魂去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消亡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这两句中“丹棘”通常指的是困苦或艰难的处境,“素旗”则可能是某种象征性的东西。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中的不幸遭遇和未能达成愿望的遗憾。
“孀妻知己叹,幼子路人悲。”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家人和亲人的不幸遭遇,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于失去与孤独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开了一幅充满哀伤、怀念和哲理思考的画卷。沈佺期巧妙地运用了语言的韵律和意象,构建出一个既深刻又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情绪的同时,也能对生命和社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反思。
忆昔同治之三载,王师航海来江东。
苏常郡县次第下,炊烟渐起荆榛丛。
畴道遗黎祸未已,劫火更照江天红。
突踞吾里作窟穴,一网打尽哀鸣鸿。
犹幸寒门得天悯,一家星散同霜蓬。
逾月乱定后先返,骨肉无恙家则空。
家空于我复何有,老父竟以忧伤终。
是时尽室朝无饔,意外歘又遭闵凶。
生者无食死曷殓,屋材手撤黄肠充。
葬之以礼乃若此,每一念及悲填胸。
人生百愆会可赎,独有此眼长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