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令道若僧,口腹欲愈纵。
乞巫暗消寝,剜肉不心痛。
夫受抱耒饥,妇受投杼冻。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伯仲(bó zhò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物的差距很小,难以分辨谁更好或更高明。
恻恻(cè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的样子。
窗洞(chuāng dòng)的意思:窗户的洞口
打当(dǎ dāng)的意思:指事物相互碰撞或相互冲撞。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点鬼(diǎn guǐ)的意思:指矫饰或掩饰真相,故意迷惑他人。
风泼(fēng pō)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嘈杂。
鬼籍(guǐ jí)的意思:指人死亡。
胡语(hú yǔ)的意思:指胡言乱语,没有道理或没有根据的话语。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家赀(jiā zī)的意思:家庭的财产或家产。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口腹(kǒu fù)的意思:指嘴和肚子,代表吃饭的需求。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秘咒(mì zhòu)的意思:指能够带来神秘力量或者特殊效果的咒语或方法。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拈香(niān xiāng)的意思:指轻轻拿起熏香,也用来比喻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件事情。
女巫(nǚ wū)的意思:形容女性具有邪恶的魔力或能力。
怕恐(pà kǒ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铺设(pū shè)的意思:铺设指搭建或安置固定的物品,使其平整、整齐地摆放或安装。
人鬼(rén guǐ)的意思:形容人的样子或神情可怕恐怖。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设上(shè shàng)的意思:指安排好、准备妥当。
收谷(shōu gǔ)的意思:指收割庄稼后将谷物堆积起来的意思,比喻积蓄财富或者积聚经验。
投杼(tóu zhù)的意思:指投掷短兵器,用作攻击。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微疾(wēi jí)的意思:微小的疾病或不适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下筵(xià yán)的意思:指宴会结束后,主人下令收拾桌上的筵席,宾客离去。
邪人(xié rén)的意思:指有邪恶心思、行为不正的人。
信奉(xìn fèng)的意思:坚定地相信并追随某种信仰或理念
心痛(xīn tòng)的意思:指内心感到非常痛苦或难受的情感状态。
一刻(yī kè)的意思:一刻表示非常短的时间,一刹那间。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冤抑(yuān yì)的意思:受到冤屈和压抑。
战屋(zhàn wū)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的临时住所。
秩然(zhì rán)的意思:指秩序井然、整齐有序的样子。
纸灰(zhǐ huī)的意思:指纸烧成的灰,比喻毫无价值的东西。
梦中梦(mèng zhōng mèng)的意思:形容梦境中还有梦境,比喻事情的发展超乎意料,令人难以置信。
这首诗描绘了民间信仰中的送鬼仪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鬼神观念的普遍认同与迷信现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助与对巫术的依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现象。
首句“北人信奉狐,南人鬼亦重”开篇即点明了南北地区对鬼神的不同信仰,暗示了这种信仰的普遍性。接着,“往往感微疾,亟遗女巫送”描述了人们在遭遇疾病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女巫的帮助,体现了对传统巫术的信赖。
“女巫挟何术,登堂秘咒诵”描绘了女巫施法的情景,通过“秘咒诵”强调了巫术的神秘性和不可见性。“拈香点鬼籍,秩然按伯仲”则展示了送鬼仪式的庄重和有序,暗示了人们对于这一仪式的敬畏之心。
“纸灰战屋隅,阴风泼窗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胡语空恻恻,十人九怕恐”则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人们对巫术的恐惧与敬畏。
接下来,“铺设上下筵,鸡豚从丰供”描绘了送鬼仪式上的物质准备,显示了人们在信仰面前的慷慨与虔诚。“遂令道若僧,口腹欲愈纵”则通过类比,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信仰的驱使下,行为可能变得放纵。
“明年未收谷,抽抵今年用”揭示了送鬼仪式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暗示了迷信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乞巫暗消寝,剜肉不心痛”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迷信面前的盲目与无知。
最后,“夫受抱耒饥,妇受投杼冻”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迷信行为对家庭成员生活的影响。“一刻整家赀,冤抑无由讼”表达了家庭因迷信而陷入困境,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正义。“习俗溺于迷,甘为邪人弄”总结了社会整体对迷信的盲目跟随。“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打破迷信迷雾的必要性,或许能唤醒人们的理性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送鬼仪式的描绘,深刻揭示了迷信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在迷信面前人们所表现出的盲目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打破迷信迷雾、唤醒理性思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