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其十》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辜负(gū fù)的意思:对别人的期望或信任感到愧疚,没有达到对方的期望或背离了对方的信任。
花钿(huā diàn)的意思:形容女子妆饰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尽醉(jìn zuì)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喝得非常醉。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绮罗(qǐ luó)的意思:绮丽华美,繁琐复杂。
韶年(sháo nián)的意思:指年少时光美好、充满活力的时期。
曙月(shǔ yuè)的意思:指夜晚刚过半,天色微明的时候。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 翻译
- 黎明的月光渐渐照进窗户,我移动酒杯靠近美丽的宴席。
微风轻轻吹动兰花烛火,春光悄悄融入女子的花钿装饰。
在这宁静的夜晚,音乐和丝竹声尤其适宜,华美的衣物与青春共享美好时光。
我不会让这欢乐之夜持续到天明,怕会辜负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
- 注释
- 曙月:黎明的月亮。
移尊:移动酒杯。
芳筵:美丽的宴席。
兰烛:兰花形状的蜡烛。
花钿:古代女子额头上装饰的花形图案。
丝竹:指音乐和乐器。
绮罗:华丽的丝织物,代指华服。
韶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通宵:整夜。
辜负:错过,辜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画面。开篇“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两句,写出了月光悄然临近,人们围坐于香草铺就的地毯旁,举杯畅饮的情景。“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接着描绘了微风轻拂,灯烛摇曳,以及春夜的光辉透过花钿(一种精致的窗棂)悄然进入室内。
诗人通过“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两句,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以丝竹之声为伴,更能体味到生活中的美好。最后,“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则是诗人对朋友们的邀请,不要让这美好的夜晚轻易流逝,要彻底享受这醉人的春夜。
全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情趣,恬淡宜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操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