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之东,兑之西,离之南,坎之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色(běn shǎ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品最本质的特点或本质属性,不加修饰或伪装。
布衫(bù shān)的意思:指穿着破旧、不体面的衣服。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当家(dāng jiā)的意思:指在家中担任主要责任或掌握实权。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混成(hùn chéng)的意思:指混杂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家行(jiā xíng)的意思:指家庭的行为举止或家族的声誉和行事作风。
可说(kě shuō)的意思:可以说出来的话语或事情。
理窟(lǐ kū)的意思:理窟指的是理解深奥的学问或理论。
萝卜(luó bo)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和喜好。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青州(qīng zhōu)的意思:指冷静、沉着、镇定的状态或态度。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舌头(shé tou)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污染(wū rǎn)的意思:指坏名声广泛传播,声誉严重受损。
无骨(wú gǔ)的意思:指人没有骨气,没有原则,容易屈服于他人的压力或诱惑。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智游(zhì yóu)的意思:聪明地游玩。
诸尘(zhū ché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烟尘四起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纷杂不堪、混乱的状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教监寺写真求赞》,以禅宗的语言风格描绘了一幅修行者的形象和境界。"胡床一默,智游理窟",形象地刻画了禅者静坐深思,智慧游于佛法的深处。"偏正往来,离微出没",表达了禅者在正邪之间游刃有余,微妙变化中保持平衡。
"上下混成也二仪之根,去来平等也三世之则",揭示了禅者对宇宙法则的理解,认为其内在统一且平等无分别。"有时随应诸尘,不可说似一物",意味着禅者能顺应世间万物,却又超越言说,难以用常理解释。
"修证不无,污染不得",强调修行者的修为与纯净,不受世俗杂念所染。接下来的"震之东,兑之西,离之南,坎之北",可能象征着四季方位或四象,暗示修行者的无所不在和无处不在。
"青州布衫,镇州萝卜",看似俚语,实则寓含朴素生活态度,表达修行者不追求物质奢华,而以平常心对待。最后两句"当家行眼里有筋,本色汉舌头无骨",赞美修行者行事果断,言语直率,具有坚定的信念和真实的性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禅宗的哲理,展现了教监寺写真的主人——释正觉的修行境界和人格特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洪君然太博以元日刺字交驰卒不一见作诗相遗
知君元日趁鵷行,双观云边耸百常。
拜表归来乘逸兴,跨鞍相就揽吟肠。
还同皇甫寻僧孺,却笑山公顾葛强。
我亦及门空刺字,不容高论听琅琅。
甲寅仲冬祠马步宿斋宫乙卯仲春十七日复因马
昔年庭木雪僵条,今此风和柳自摇。
人事转如风不定,年光暗与雪俱消。
城中佳气生宫阙。
尘外清居隔市朝。
顾我何能知马政,江村祗合老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