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宸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帝王的衣襟,比喻帝王的心襟或者高官显贵的心胸。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关天(guān tiān)的意思:关乎天下大事,涉及重要问题。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怀迟(huái chí)的意思:怀念迟到的人或事物
禁林(jìn lín)的意思:禁止进入的森林
明白(míng bɑi)的意思:理解清楚,明了事理或道理。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魏阙(wèi quē)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下计(xià jì)的意思:用心险恶地谋划别人的不利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虚怀(xū huái)的意思:指心胸开阔、谦虚谨慎的态度。
言明(yán míng)的意思:表示明确表达或说明某种意思或观点。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玉音(yù yīn)的意思:玉质的声音,形容声音音质美好动人。
诏言(zhào yán)的意思:宣布君主的命令或声明。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广汉言事得陵州仁寿县将以诗迎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事的深切关注与忠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首联“昨日除书下禁林,诏言明白洒宸襟。”描绘了朝廷颁布诏令的情景,诏书内容明确,直接触动了皇帝的心灵。这里“除书”指的是任命或罢免官员的文书,“禁林”则是指皇宫或朝廷的禁地,象征着权力的中心。“洒宸襟”则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在阅读诏书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颔联“诚留魏阙初非浅,望系朝廷晚更深。”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朝廷政事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责任感。这里的“魏阙”是中国古代宫殿前的高台,常用来代指朝廷或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诗人认为自己留在朝廷并非浅薄之举,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颈联“议论自关天下计,功名非系古人心。”表明了诗人认为自己的言论和行动都关乎国家的长远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名誉与地位。他强调的是为国为民的事业,而非个人的功名利禄。
尾联“秋风行李归来未,旦暮虚怀迟玉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他想象着在秋风中出行,但尚未归来,心中充满对朝廷回复的期盼。这里的“玉音”比喻皇帝的旨意或回复,体现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密切关注和渴望得到指导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热忱参与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