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通判挽词·其一》
《祝通判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坦坦无我休休见几

虚舟忤物抱瓮忘机

老去逾壮归来事已非。

赏延不及,有子尚家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瓮(bào wè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或行为。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家肥(jiā féi)的意思:家里有余粮、家境富裕。

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来事(lái sh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事情发生了,特指女性月经来潮。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赏延(shǎng yán)的意思:赏赐延迟。指赏赐或奖励被推迟或延迟给予。

坦坦(tǎn tǎn)的意思:坦诚、坦率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忤物(wǔ wù)的意思:指不听话、不顺从的人或事物。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休休(xiū xiū)的意思:停止、休息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逾壮(yú zhuàng)的意思:超过年龄的健壮

蚤见(zǎo jiàn)的意思:指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坦荡无我、超脱世俗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坦坦曾无我"描绘了逝者生前的豁达心境,"休休蚤见几"则暗示其早年就看透世事。"虚舟宁忤物,抱瓮自忘机"运用了道家的比喻,形容逝者如虚舟不与外界相争,忘却机心,生活简单自然。"老去心逾壮"表达对逝者晚年精神风貌的敬佩,"归来事已非"则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人事变迁的感叹。最后两句"赏延推不及,有子尚家肥",意为逝者的美德和智慧影响深远,连子孙也因之受益,家庭兴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哲理丰富的挽词,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述九颂·其六固屏

蚩尤旗兮飞炱,天狗堕兮隐雷。

天运兮日蹙,目涨兮氛埃。

一失兮一得,孰强兮孰弱。

莽三垂兮骨纵横,恣强敌兮横奔突。

天万里兮杳莫知,何一朝兮飞羽愕。

皇乃眷兮西顾,怆赤子兮何负。

白驹兮来思,忍空谷兮逸豫。

有俶兮东方,千骑兮煌煌。

淑旂兮绥章,往钦兮汝臧。

膏余车兮秣余马,迟汝不来兮盍整余驾。

忽雾塞兮飙回,梗绿林兮辚藉。

不我后兮我前,幸劫灾兮天假。

怒辙兮徒劳,鼎鱼兮焉逃。

民生兮何尤,膏火兮煎熬。

蛟涎兮脱祸,父母兮鞠我。

集雁兮中洲,作之屏兮蜀之左。

内讧兮外阻,谁禦兮谁拒。

肤寸兮郁遥岑,先一州兮后天下。

(0)

李贰车约饮东湖

西湖绕遍又东湖,永夜论文酒浅?。

最爱霜林梅蘸水,拟撑小艇访林逋。

(0)

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其四

风尘日骚屑,耆哲晨星稀。

九原不可作,斯文今谁归。

临风想孤标,把酒哦落晖。

扁刻见尚友,雪堂密传衣。

归帆拂蘋波,晴烟抹松扉。

满箧贮宝刻,展诵省昨非。

(0)

入青城山门诗·其二

一径石墙分竹色,两桥涧水和松风。

山灵怜我嗜幽胜,洗出林峦晚照红。

(0)

题信州半月岩

岩际半轮月,神工幻怪奇。

本来无显晦,何自有盈亏。

岚雾凝蟾彩,藤萝影桂枝。

能令万里客,为尔忆峨眉。

(0)

陪宪节饮见易亭及万里楼和韵二首·其一

郭洞春深物象妍,得陪绣斧漾觥船。

连山崷崒檐楹外,六画分明几席前。

记就尽教腾纸价,碑成还恐费松烟。

熟知丘壑饶心赏,正未能忘赋下泉。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