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接 笋 峰 宋 /邱 攀 桂 天 下 名 山 说 武 夷 ,高 峰 晴 树 碧 云 齐 。望 穷 石 鼎 疑 无 地 ,行 到 山 根 却 有 梯 。茅 屋 成 村 多 卜 隐 ,草 书 悬 壁 半 留 题 。几 时 扫 断 红 尘 路 ,一 叶 渔 舟 九 曲 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尘路(chén lù)的意思:指行人车马经过的道路上扬起的灰尘。
断红(duàn hóng)的意思:断掉红线,指绝续婚姻或感情。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扫断(sǎo duàn)的意思:扫荡并切断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云齐(yú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气势或规模。
- 注释
- 名山:著名的山。
武夷:中国福建省的一座名山。
高峰:山峰的顶部。
石鼎:形状似鼎的山石。
卜隐:占卜以决定隐居。
草书:用草书写的文字。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
渔舟:捕鱼的小船。
九曲溪:武夷山的一条著名溪流,因曲折而得名。
- 翻译
- 说到天下著名的山,首推武夷山,晴天里峰顶的树木与碧空的云彩相映成趣。
站在高处望去,石鼎似的山峰似乎没有尽头,走到山脚却发现有阶梯相连。
简陋的茅屋聚集成村庄,许多隐士在此占卜居住,墙壁上挂着草书,还留有他们的题诗。
何时能扫除红尘烦恼,驾一叶小舟在九曲溪中悠然漂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邱攀桂所作的《接笋峰》,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之风。首句"天下名山说武夷"开门见山,点出武夷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接着"高峰晴树碧云齐",通过描绘山顶的晴空和翠绿的树木与蓝天白云相映,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景色的清幽。
"望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这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想象的手法,暗示山势险峻,仿佛石鼎般直插云霄,但又在山脚处发现阶梯,暗示攀登之路虽难,但并非无法抵达。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
"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场景,简陋的茅屋聚集成村,显示出隐士们的生活状态,而墙壁上挂着的草书,增添了文化气息,也反映了人们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
最后两句"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归隐山林的理想,希望有一天能扫除心中的纷扰,驾一叶小舟在九曲溪中悠然生活,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隐逸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其十五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泛黄河
谁开昆崙源,流出混沌河。
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
春官南院粉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
文字一千重马拥,喜欢三十二人同。
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
莫怪云泥从此别,总曾惆怅去年中。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雾洒旌旗云外出,风回岩岫雨中移。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
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