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楚帆(chǔ f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帆船,比喻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蛟螭(jiāo chī)的意思:指龙的形象,也泛指巨大的水生动物。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凭槛(píng kǎn)的意思:指倚靠在门槛上,形容人闲散无事,无所事事。
旗尾(qí wěi)的意思:指在军事行动或竞赛中,跑在最后的人或团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呜轧(wū zhá)的意思:指争吵、争执不休,形容双方争论激烈,声音尖锐刺耳。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坐啸(zuò xiào)的意思:坐着大声地笑。
千里目(qiān lǐ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眼光高远,能够看得远,洞察事物的本质。
- 注释
- 蛟螭:神话中的龙蛇类生物,这里形容旗帜华丽。
旗尾:旗帜的末端。
楼头:楼阁的顶部。
偃仰:随意躺卧或坐起。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汇泽:江河汇集形成的湖泊。
清秋:秋季的清爽。
白蘋句:可能指代优美的诗句,白蘋是植物名,此处借代。
黄屋:古代皇帝的居所,象征皇权。
千里目:极目远望。
呜轧:号角声。
楚帆:楚地的船只。
- 翻译
- 蛟螭旗尾装饰楼头,胡床斜倚守护全州。
江水广阔如三江汇聚成湖泊,六月劲风中仍有清爽的秋天。
长久吟咏不逊于白蘋洲的诗篇,静坐啸歌能分担帝王忧虑。
凭栏远眺可达千里视野,号角声中楚地船只归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防要塞的场景。"蛟螭旗尾拥楼头,偃仰胡床护一州"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将军麾下兵马严阵以待,旗帜飘扬于楼头,胡床(即战时用的简易卧具)横陈,以示守卫之坚决。"水阔三江成汇泽,风高六月有清秋"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边塞的辽阔与深秋的萧瑟感。
诗人在"长吟不减白蘋句,坐啸能分黄屋忧"中,用历史上的高士白蘋和自己的境遇相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处边疆,但心境依然超脱,不受外界干扰。"凭槛可穷千里目,角声呜轧楚帆收"两句,更是表现了诗人站在城楼之上,眼观千里,以军中角声来唤起远方的船帆,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示了边塞将士的豪情与警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边防生活的艰苦与孤独,以及军中之人的坚守与豪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