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吹猛燄,从根烧到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本末(běn m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次、轻重次序或次要的东西。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采用(cǎi yòng)的意思:选择并使用某种方法、手段或物品。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栋梁(dòng liáng)的意思:栋梁,指房屋主梁,比喻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力量。
而后(ér hòu)的意思:表示某种行动或事件在另一种行动或事件之后发生。
尔时(ěr shí)的意思:那个时候;那个时刻
粪土(fèn tǔ)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思想不受低劣环境的影响,保持纯洁无瑕。
焚烧(fén shāo)的意思:指烧毁、烧掉。形容火势猛烈,烧得非常彻底。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灰烬(huī jìn)的意思:灰烬是指燃烧后残留下来的灰烬,比喻已经毁灭或结束的事物。
火燎(huǒ liǎo)的意思: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或热情高涨。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建明(jiàn míng)的意思:
(1).犹建白。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 惲 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揔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已负窃位素飡之责久矣。”《朱子语类》卷四四:“只会食禄,略无建明,岂不可深耻!”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臣窃以为今日人臣之义所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八:“犬马齿今四十有七矣,苟生窃禄,无所建明,触事感时,憮然自失。”
(2).指学术上的创获发明。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七:“公所欲亲厚之者,欲世讲师友之契耳……但媿学术荒陋,无所建明,孤负期待,以损知人之哲。”匠人(jiàng rén)的意思:指工匠、能工巧匠,形容技艺高超的人。
孑遗(jié yí)的意思:指孤立残存的、独自遗留下来的东西。
斤墨(jīn mò)的意思:形容写字写得很快,字迹漂亮。
柯叶(kē yè)的意思:指树木的枝叶,比喻外貌或表面现象。
烈火(liè huǒ)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得很旺盛的火焰,也比喻炽热的情感或极其激烈的行动。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孟冬(mèng dōng)的意思:指冬季的开始。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山陂(shān bēi)的意思:山陂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坚固、稳定、不易动摇的特点。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土英(tǔ yīng)的意思:
蔬菜、花草中的上品。《吕氏春秋·本味》:“ 阳华 之芸, 云梦 之芹, 具区 之菁, 浸渊 之草,名曰土英。” 高诱 注:“英言其美善,土英华也。”
养材(yǎng cái)的意思:培养和修养人才。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豫樟(yù zh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才能出众。
重陈(zhòng chén)的意思:重新摆放陈设,指重新振作,重整旗鼓。
中规(zhōng guī)的意思:按照规矩、规则办事,不偏不倚。
- 注释
- 豫樟:一种大型乔木,质地坚硬,用途广泛。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重要仪式的宫殿。
斤墨:指木工的斧头和墨斗,用于测量和切割木材。
孟冬:农历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
陂:山坡。
栋梁: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或事物。
粪土英:比喻卑贱而有用的事物。
已矣:完了,结束。
重陈:再次陈述。
- 翻译
- 豫樟生长在深山中,要经过七年才能被人所知。
它高耸二百尺,树干和分枝都粗壮得可以环绕十个人。
天子要建造明堂,这木材正好符合规格。
工匠们手持工具,测量选材已有计划。
到了冬季草木凋零,山野间燃起熊熊烈火。
疾风助长火焰,从根部烧到每个枝条。
培养这样的木材需三十年,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树干树叶无一幸免。
虽然大地赋予你材质,但天时未到。
还不如那些普通的泥土之花,还有人去采摘。
罢了,不必再重复述说,重复只会让人悲伤。
不悲痛被焚烧的痛苦,只悲叹未及时被采用。
- 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不满和悲哀的情感,通过描写大树被砍伐、焚烧的过程来寓意人世间才华的埋没和时机的错过。诗中“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表现了发现的惊喜,而“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则形象地描绘了大树的雄伟。接着“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暗示了对权贵需要的迎合与利用。
然而,到了“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一句,诗意急转,展示了毁灭的景象。“疾风吹猛燄,从根烧到枝”则加重了破坏的力度。紧接着,“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和“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两句,反映出从培育到毁灭的巨大反差,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哀叹。
最后,“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不如粪土英,犹有人掇之。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几句,则深化了诗人的感慨,通过对比普通泥土仍有人珍视,而天赋的才华却因时机不遇而被弃,表达了深切的悲哀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怀的寓意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八章明不思议佛母·其十八
君不见爱欲贪淫诸佛母,诸佛世尊贪欲儿。
从来菩提为我匠,今使我为众匠师。
昔日千端外求佛,佛在衣中今始知。
无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议。
虚妄行慈悯众苦,不知众苦是慈悲。
嗔恚无明最微妙,世间智者不能思。
昔日辛勤学知见,不知知见自无知。
四趣三涂悉非有,三障三脱不分离。
行路难,路难无有俱并忘。
了知烦恼无生相,即是如来坐道场。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五章明凡圣非一非二·其五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
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
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
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
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
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
馀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
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
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