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贫僻冶游,僧贫僻种花。
两贫戏问取,身困意何奢。
自来悭饮者,咽酒亦如茶。
白帢(bái qià)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穿着整洁干净。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欢呼(huān hū)的意思:高兴地呼喊或喜悦地欢呼。
或恐(huò kǒng)的意思:或许会恐惧或害怕。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佳会(jiā huì)的意思:指美好的相聚、欢乐的会面。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良朋(liáng péng)的意思:指良好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葡萄(pú tɑo)的意思:指人争夺利益,互相争斗,最后都没有得到。
栖鸦(qī yā)的意思:指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比喻没有固定职业、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的人。
停车(tíng chē)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等待。
问取(wèn qǔ)的意思:通过询问来获取信息或知识。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冶游(yě yóu)的意思:指人放荡不羁、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指引(zhǐ yǐn)的意思:引导、指点方向
竹石(zhú shí)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这首诗描绘了贫僧与贫官在花田中相遇,以花为乐,以酒为伴的场景。通过对比贫富,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相聚的快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葡萄棚、竹石、白帢(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禅榻(和尚休息的地方)等,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和场景氛围。
首句“官贫僻冶游,僧贫僻种花”点明了人物身份和生活环境,官吏因贫而游于僻静之地,僧人则在贫苦中种植花卉。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即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接着,“两贫戏问取,身困意何奢”两句,通过贫僧与贫官的对话,表现了他们虽身处困境,但依然能够以戏谑的方式寻求乐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数亩葡萄棚,下马如到家”描绘了贫官在贫僧的葡萄棚前下车,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这既是对贫僧热情好客的赞美,也是对简朴生活的一种向往。
“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强调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贫苦的环境中,也能举办聚会,享受相聚的乐趣。
“竹石能几何,使我心忽遐”通过竹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心灵的自由,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宽广。
“自来悭饮者,咽酒亦如茶”体现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即使是贫穷,也能以茶代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瓮瓶高累累,腹罄卧平沙”描绘了酒具的堆积和酒后的景象,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世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欢呼达迄半,一里无栖鸦”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热闹气氛,直到夜深人静,连远处的乌鸦都已归巢。
“藻文沾白帢,禅榻倒乌纱”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聚会的欢乐和放松,即便是和尚也放下戒律,与众人一同欢笑。
“衫栏沽酒尽,或恐到袈裟”结尾处,诗人想象着聚会结束后,衣物上可能沾满酒渍,甚至到了接近袈裟的程度,进一步强调了聚会的热烈和无拘无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贫僧与贫官在花田中相聚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