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示 都 儿 学 书 宋 /陈 著 都 子 方 知 砚 石 亲 ,字 虽 小 技 盍 留 神 。鲁 公 米 帖 犹 存 古 ,王 氏 兰 亭 已 失 真 。莫 事 锋 鋩 多 巧 锐 ,要 令 骨 肉 两 停 匀 。中 心 端 正 手 圆 活 ,此 外 无 方 可 教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外(cǐ wài)的意思: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
都子(dōu zǐ)的意思:都子是指一个城市的首领或掌权人。
端正(duān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正派而庄重。
锋铓(fēng máng)的意思:形容锋芒毕露,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留神(liú shén)的意思:注意,小心
失真(shī zh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被扭曲或变形。
停匀(tíng yún)的意思:停止并保持平衡
无方(wú fāng)的意思:没有方向或目标,没有计划或方法。
砚石(yàn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研磨墨汁的石头,比喻学习、修身养性的工具。
圆活(yuán huó)的意思:形容人机智灵活,善于应变。
正手(zhèng shǒu)的意思:正手指的是主要的手,即非副手或次要的手。在比喻中,正手常常表示主要的力量或主攻方面。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 翻译
- 这时你才明白砚台的亲近,虽然写字只是小技艺,也要用心留意。
鲁公的米芾书法还保存着古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已经失去了原貌。
不要过分追求笔锋的巧妙锐利,关键是要让字的结构均衡协调。
内心正直,手上的动作灵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教授他人的技巧。
- 注释
- 都子:诗人对学生的称呼。
砚石亲:砚台的质地让人感到亲近。
小技:指书法技艺。
盍:何不,应当。
留神:用心留意。
鲁公:指宋代书法家米芾。
米帖:米芾的书法作品。
犹存古:仍然保持着古代风格。
王氏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失真:失去原有的真实风貌。
锋铓:笔锋。
巧锐:巧妙而锐利。
骨肉:比喻字的结构。
停匀:均衡协调。
中心端正:内心正直。
手圆活:手的动作灵活。
此外:除此之外。
可:可以。
教人:教授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写给儿子的书法指导,旨在教导他学习书法的基本原则。首句“都子方知砚石亲”,形象地比喻初学者对书法工具(砚台)的亲近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接着,“字虽小技盍留神”表明书法虽看似小事,但需用心专注。
诗中提到“鲁公米帖犹存古”,指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又称米帖),以其古朴风格鼓励儿子追求书法的传统韵味。而“王氏兰亭已失真”则暗示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名扬千古,但原作可能已经难以完全复现,提醒儿子在临摹时要注重理解而非机械模仿。
“莫事锋铓多巧锐”告诫儿子,过于追求笔画的尖锐和技巧,可能会失去书法的自然和谐。而“要令骨肉两停匀”则是强调笔画间的粗细对比(骨肉)应协调均衡,这是书法中的重要审美标准。
最后两句“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直指书法的核心——心正手熟,只有内心端正,手法灵活,才能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境界,这是诗人对儿子最直接的教诲。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既有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又有对子女教育的殷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曹明府游厓分韵得水字·其一
艺祖弘开基,仁厚植国纪。
列宗绳其武,宽仁日重累。
武功良未振,声容焉足恃。
元丰励精年,杜鹃来洛水。
酷梗延绍圣,元气遂以靡。
宣和产玉芝,国是迷忧杞。
霾云掩鄂宫,鳣鲸困蝼蚁。
何俟逢厓日,天运已可揆。
哀哉航海谋,飘飘竟何底。
大厦势既倾,一木能支尔。
天命尚斯须,臣分何涯涘。
况幸一旅功,百蹶时复起。
直以瓣香誓,之死而后已。
岂不知废兴,穹壤秽虺豕。
念厥生不辰,值此非常否。
目击正气歌,激烈犹在耳。
一汴二杭时,何人纡青紫。
节彼厓山岑,屹屹轰苍峙。
邻邻厓水石,洄澜壮砺砥。
往来词墨客,千古切仰止。
《同曹明府游厓分韵得水字·其一》【明·罗兆鹏】艺祖弘开基,仁厚植国纪。列宗绳其武,宽仁日重累。武功良未振,声容焉足恃。元丰励精年,杜鹃来洛水。酷梗延绍圣,元气遂以靡。宣和产玉芝,国是迷忧杞。霾云掩鄂宫,鳣鲸困蝼蚁。何俟逢厓日,天运已可揆。哀哉航海谋,飘飘竟何底。大厦势既倾,一木能支尔。天命尚斯须,臣分何涯涘。况幸一旅功,百蹶时复起。直以瓣香誓,之死而后已。岂不知废兴,穹壤秽虺豕。念厥生不辰,值此非常否。目击正气歌,激烈犹在耳。一汴二杭时,何人纡青紫。节彼厓山岑,屹屹轰苍峙。邻邻厓水石,洄澜壮砺砥。往来词墨客,千古切仰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367c720a16144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