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足(bái zú)的意思: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慈云(cí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和善宽厚的笑容。
大空(dà kōng)的意思:指空无一物、空无所有的状态。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东偏(dōng piā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偏向东方,表示偏执或偏见。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佛图(fó tú)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或事物的样子像佛像一样庄重肃穆。
高耸(gāo sǒ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建筑物高大挺拔,耸立于众物之上。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谷变(gǔ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发展变化,形势逐渐好转。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莲华(lián huá)的意思:指莲花的花瓣,比喻美丽、纯洁的事物。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灵隐(líng yǐn)的意思:指山水幽静、景色秀美。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嵌空(qiàn kōng)的意思:指隐蔽或隐藏,将某物或某人放在一个密闭或隐蔽的地方。
前天(qián tiān)的意思:指过去的两天前,也可以表示过去的某个时间点。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生台(shēng tái)的意思: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职位上获得了突出的成就或地位。
受经(shòu jīng)的意思:接受教育或受到熏陶。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跳梁(tiào liáng)的意思:
[释义]
(动)跳跳蹦蹦(多用于比喻跋扈、猖獗)。~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晚出(wǎn c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出现的时间晚于预期或晚于其他人或事物。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西都(xī dōu)的意思:指长期被战乱蹂躏,处于混乱状态的地方。
挟书(jiā shū)的意思:指以书籍作为借口或掩饰,暗中进行某种活动或目的。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鉴赏
此诗由明代僧人释宗泐创作,题为《西岭草堂图为誓上人作》。诗中描绘了西岭草堂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以及对誓上人的赞美之情。
首句“摩云霄人不复见”,以夸张的手法描绘草堂之高,仿佛直入云端,难以见到其顶。接着“高风独为今所羡”一句,表达了草堂在今日仍令人向往的崇高之美。随后,“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两句,点明了草堂所在的地理位置,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两句,赞美誓上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坚守,将草堂比作丹青画卷,寓意其庄严与神圣。接下来,“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美景,灵隐山与天竺的对比,以及“飞来小朵莲华层”的生动形象,展现了草堂所在之地的清幽与神秘。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草堂周边的自然景观,呼猿洞的神秘与怪石的奇特,以及高耸的树木,共同构成了草堂独特的自然环境。接着,“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两句,通过季节变换的景象,展现了草堂四季不同的风貌,秋月的清凉与春水的流动,赋予了草堂以生命与活力。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两句,描绘了夜晚草堂的宁静与孤独,以及猿猴的叫声回荡在山峰之间,增添了草堂的神秘与深邃。最后,“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两句,表达了对誓上人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四句,回忆了诗人年轻时探访草堂的经历,表达了对草堂的热爱与向往。然而,“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两句,表达了诗人如今只能通过画图回忆往昔,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
“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草堂独特魅力的赞美,以及对西岭草堂作为精神寄托的认同。整首诗通过对草堂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誓上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