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林间客,时来扣竹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仪 真 密 禅 师 宋 /郑 獬 浑 沦 老 学 佛 ,到 处 说 支 郎 。断 臂 求 诸 法 ,浮 杯 遍 十 方 。自 栽 双 柏 树 ,独 坐 一 绳 床 。惟 有 林 间 客 ,时 来 扣 竹 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树(bǎi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断臂(duàn bì)的意思:指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或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原则而奋不顾身。
浮杯(fú bēi)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应珍惜时间。
浑沦(hún l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
老学(lǎo xué)的意思:老练的学问或技能,指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一绳(yī shé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形影不离。
支郎(zhī láng)的意思:指父母亲无法养育子女,把子女送给他人抚养。
- 翻译
- 我沉迷于古老的佛法修行,到处宣扬支郎教义。
为了寻求真理,我砍断手臂,漂泊四方寻找佛法。
自己亲手种下两棵柏树,独自坐在一张绳编的床榻上。
只有山林中的访客,偶尔会来到竹屋敲门交谈。
- 注释
- 浑沦:沉迷,深深沉浸。
老学佛:年长之人学习佛教。
支郎:可能指某个佛教分支或人物。
断臂:砍断手臂以示决心或苦修。
诸法:各种佛法、真理。
浮杯:乘船漂流,象征修行者的流浪。
十方:四方上下,泛指各地。
自栽:亲自种植。
双柏树:可能是象征智慧和长寿的柏树。
独坐:独自一人。
绳床:简陋的床铺,用绳索编织而成。
林间客:山林中的隐士或访客。
扣竹房:敲打竹制的小屋,表示来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赠予密禅师的一首作品,通过对禅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入佛学修行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浑沦老学佛"一句,表达了禅师年岁已高但仍致力于佛法学习,"到处说支郎"则暗示禅师四处传播佛法,如同古代的支遁法师般口才出众。
"断臂求诸法",以断臂求法的典故,象征禅师为了追求佛法真理,不惜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形象生动。"浮杯遍十方"进一步描绘禅师云游四方,以简朴的行囊随缘度日,体现了禅者的洒脱与无畏。
"自栽双柏树,独坐一绳床"两句,描绘了禅师在山林中亲手种植柏树,独自静坐于粗朴的绳床上,生活简朴而心境宁静。最后两句"唯有林间客,时来扣竹房",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林间客",不时前来拜访禅师,与他交流佛法,体现了禅师与诗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禅师的修行精神,也流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