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于子,各以诗书教。
岂受上官侮,合向部民报。
奥灶(ào zào)的意思:指隐藏着深奥的道理或玄妙的技巧。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部民(bù mín)的意思:指部队和民众,表示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不肖(bù xiào)的意思:指没有孝心、没有品德的人。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粗暴(cū bào)的意思:粗鲁、蛮横的行为或态度。
顶踵(dǐng zhǒng)的意思:指极为接近或相连的部位,形容事物非常接近或连续不断。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妇容(fù róng)的意思:指妇女的容貌和仪态。形容女子娴淑端庄,仪态美丽。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呵叱(hē chì)的意思:严厉责备,痛斥
计较(jì jiào)的意思:计较是指心存私意,斤斤计较,不肯让步。
践蹈(jiàn dǎo)的意思:踩踏、蹂躏。
近世(jìn shì)的意思:指现代或近代。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临民(lín mín)的意思:临近百姓,表示领导人亲近民众,关心民生。
马牛(mǎ n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妾妇(qiè fù)的意思:指妻子以外的女性,尤指情妇。
任情(rèn qíng)的意思:任意放纵自己的情感或欲望,不加约束地任性行事。
柔媚(róu mèi)的意思:形容柔软娴静,温柔婉约。
入官(rù guān)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进入官场。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上官(shàng guān)的意思:指权力高高在上的官员或有权有势的人。
神貌(shén mào)的意思:指人的神情容貌,形容人的表情或外貌非常出众。
生计(shēng jì)的意思:
◎ 生计 shēngjì
(1) [means of livelihood]∶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living]∶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plan]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时好(shí hǎo)的意思:合适的时机;适当的时候
涕唾(tì tuò)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或愤怒,流泪和吐唾沫。
天神(tiān shén)的意思:指具有非凡才智和超凡能力的人。
外人(wài rén)的意思:指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也指不熟悉或不了解某个地方、环境或事物的人。
忘本(wàng běn)的意思:指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本份和根基,不知恩图报,背离了道德准则。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显要(xiǎn yào)的意思:指地位高、有权势或有重要地位的人。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性气(xì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和气质。
悬符(xuán fú)的意思:指人命悬在一线,非常危险或不确定的处境。
演出(yǎn chū)的意思:指在舞台或其他场地上进行表演或展示。
抑或(yì huò)的意思:表示两种或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或者表示对前面所列举的事物的补充或替代。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以不(yǐ bù)的意思:以某种情况为例子,对其他情况作出规范或警示。
则效(zé xiào)的意思:指遵循前人的榜样或行为,效仿其成功的做法。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州县(zhōu xiàn)的意思:州县指的是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国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清代官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官员在升迁后,往往变得与原先截然不同,失去了对父母的孝顺和对读书的热忱,而变得阿谀奉承、谄媚上级,对待百姓却粗暴无礼。诗人通过对比“父母之于子”的教育方式与官员入仕后的转变,表达了对这种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中的“不肖”一词,原意是指不孝顺父母,这里泛指官员在官场上的行为与道德标准不符。诗人通过描述官员在官场中的种种表现,如“习为妾妇容,幸博上官笑”,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为了讨好上司,不惜丧失人格尊严,甚至像妾妇一样低三下四。然而,一旦面对百姓,这些官员就变得粗暴无礼,“性气忽粗暴”,“喜怒动任情”,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公德心和责任感。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发出感叹:“呜呼官若此,父母岂及料。”这句话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对那些失去本性的官员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讽刺和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道德价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