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
《读史》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长汉良史笔锋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可喜不顾所长

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

仁义谓足羞,货殖君王

老先六经,斯言固猖狂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

予怀班孟坚,駮议何洋洋

传与后世人,慎思否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锋(bǐ fēng)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的笔尖,比喻文章或绘画作品的神韵和风格。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不常(bù cháng)的意思:不常指不经常或不常见的意思。

猖狂(chāng kuáng)的意思:形容行为或态度极度狂妄、放肆、疯狂。

长汉(cháng hàn)的意思:长汉是指长时间统治的汉朝,意味着长久的统治和稳定。

虫丝(chóng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如丝的样子。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否臧(pǐ zāng)的意思:指掩饰、隐瞒自己的恶行或缺点。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公言(gōng yán)的意思:公开说出的话语或言论。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货殖(huò zhí)的意思:指通过买卖货物获得利润的生意。也用来形容人不劳而获,靠非法手段获取财富。

嗟夫(jiē fū)的意思:表示感慨、叹息之意,常用于表达对现实境况的无奈和悲叹。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老先(lǎo xiān)的意思:老先指的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先见之明和智慧。

两观(liǎng guān)的意思:两种观点或态度

良史(liáng shǐ)的意思:指历史上有德行、有功绩的人的美名。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气志(qì zh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和志向。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慎思(shèn sī)的意思:指谨慎思考、深思熟虑。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所长(suǒ cháng)的意思:指组织、机构或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指某个领域或行业的权威人士。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刑(wú xíng)的意思:没有刑罚,指得到宽恕或免除惩罚。

刑章(xíng zhāng)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制裁措施。

雄刚(xióng gāng)的意思:形容男子气概豪勇刚强。

洋洋(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自豪、得意的样子。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翻译
司马迁是汉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文笔刚健有力。
可惜他懂得真理的人少,志向常常变化不定。
他的心像虫丝般轻盈,随风飘摇不定。
一旦有值得高兴的事,他会忘记遵循道义的原则。
他公开批评原宪的言论,推崇侠义之士为楷模。
他认为仁义应受羞耻,甚至将财富积累与君王相提并论。
他推崇黄老学说超过儒家六经,这种观点显得激进。
感叹孔子去世后,世间评判标准失去了准则。
我怀念班固的博学,他的驳论丰富而深沉。
我要把这些思想传给后人,让他们深思其对错。
注释
子长:司马迁的字。
汉良史:汉代优秀的史学家。
笔锋:文笔、风格。
闻道寡:懂得真理的人少。
气志:志向、气概。
虫丝:比喻心绪轻盈。
道所长:遵循道义的原则。
公言:公开的言论。
原宪:孔子弟子,以清贫守道著称。
侠贼:这里指侠义之人。
货殖:财富积累。
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泛指道家。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
斯言:这种观点。
刑章:评判标准。
班孟坚: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
駮议:驳斥和讨论。
慎思:仔细思考。
否臧:对错、好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历史学者对古代史书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态度。首句“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表明这位史家在撰写历史时,文笔雄健,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批判精神。

接着,“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世缺乏真正理解历史的人才感到惋惜,同时也透露出这种史家气质在当时社会中并不被看重。随后的“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则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思想和立场轻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摇摆不定。

诗中的“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也可能会忽略其背后的深远意义。紧接着,“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则批判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在这种观念中,原本应当被谴责的人物反而被誉为英雄。

“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衰败,以及金钱与权力的对比。随后,“黄老先六经,斯言固猖狂”则是对于某种过激的思想观点进行批评,这些观点可能源自道家和儒家的某些极端解读。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失传的哀叹,以及对于历史评价缺乏明确标准的感慨。而“予怀班孟坚,駮议何洋洋”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前人著作的怀念和批判态度。

最后,“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提醒后人在接受历史遗产时,应当谨慎思考,不要盲目接受,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诗歌整体上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眼光,以及对于正确价值观念传承的关切。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宿卢氏芝秀堂留别师邵师陈二首·其二

清溪一曲浸山根,溪上人家两两分。

久要正逢徐孺子,同声兼枉沈休文。

兴非剡上嗟空返,谈比庐山得未闻。

醉卧不知乘夜发,画船摇破一川云。

(0)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其一

莫把功名更问天,一朝阙下赋归田。

迂疏自缺匡时策,衰病多蒙主上怜。

便制荷衣随野叟,永将云路让时贤。

太湖波浪如天阔,不碍鸱夷一钓船。

(0)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其十

曾闻范老堂前柏,千载吴中泽尚存。

我种庭槐高百尺,三公当必付诸孙。

(0)

次韵马少卿经筵纪盛

紫阁黄扉敞肃清,晓鸡声里候天明。

腐儒挟策趋朝署,天子垂衣坐迩英。

斋已敢忘程正叔,疏家多笑郑康成。

从来端本澄源地,浅学无禆愧此生。

(0)

哭逊之振之兄三首·其三

少小嬉游熟,中年隔绝多。

兄今长已矣,吾此复如何。

书至犹疑信,悲来欲啸歌。

惟馀寸心在,岁晚谅无他。

(0)

送刑部员外郎王存敬省祖

风飘飘,绶若若,游子东归乐复乐。

桃花流水思天台,季父有书夜到来。

我今不去胡为哉。

世上何人年百岁,天厚吾人岂无意。

从今百岁又几何,来日苦少去日多。

假令就有黄金百,已去光阴谁买得。

百岁千金买不回,一日三公换应直。

白玉为浆麟作脯,子拜父前父拜祖。

邻人拥满墙头看,何用长安为好官。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