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萧寺》
《寓萧寺》全文
明 / 许相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病客閒情与世疏,息肩聊得借僧居

梦残午枕莺声里,诗满桥亭野色初。

经济有怀浪迹乾坤到处吾庐

年世尘劳障,来谒禅关得起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客(bìng kè)的意思:指病人或患病的人。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浪迹(làng jì)的意思:指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状态。

路尘(lù ché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上没有尘土飞扬,非常干净整洁。

年世(nián shì)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和历久弥新。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息肩(xī jiān)的意思:放下包袱,解脱心灵的负担。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后闲居的客人,心境与世俗疏远,暂时寄宿在僧寺中。午睡梦醒时分,耳边传来黄莺的啼鸣,诗人仿佛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诗中的“梦残”二字,既指梦境的消散,也暗含着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而“诗满桥亭野色初”,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情感的表达,通过诗歌将眼前的景致定格为永恒的记忆。

接着,“经济有怀犹浪迹”一句,透露出诗人虽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却仍过着游离于尘世之外的生活状态,这种矛盾的心情,增加了诗作的情感深度。而“乾坤到处是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最后,“十年世路尘劳障,来谒禅关得起予”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十年间,他经历了世俗的劳碌与困扰,如今来到禅寺,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慰藉。这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避世,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觉醒与升华,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超越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相卿
朝代:明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
猜你喜欢

挽李子永二首·其一

灵山山下初逢处,溧水水边重见时。

草草犹传出山句,勤勤更枉送行诗。

传闻恍惚疑升报,问讯凄凉自越医。

略计别离能几日,谁知生死遂分岐。

(0)

倪先辈送水仙一科数花

倪郎知我愁无度,故遣水仙来叩关。

悄悄如逢度相远,亭亭似直待夫还。

飘流歌舞馀杯斝,脱略簪笄失佩环。

寒眼何堪重对此,一轩风月闭穷山。

(0)

送潘湖南二首·其一

湖海频年历四迁,治声往往遂无前。

长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风追昔传。

要识平治端有道,不知论奏孰为先。

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

(0)

邻居送梅子朱樱

山居蔬果少,口腹每劳人。

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

供盐贫亦办,荐酪远无因。

便可呼杯勺,数朝阴雨频。

(0)

初二日复雨偶成

秋旱连冬势未平,何期小雨趁元正。

休论忽忽生为乐,且对欣欣木向荣。

已分终身乐贫贱,自无岐路觅功名。

独于诗律存馀习,三日不谈荆棘生。

(0)

书怀二首·其二

去日春江白芷生,再来秋野蟪蛄鸣。

浩然已分不才弃,张翰安能恤后名。

自叹还山何太晚,政须杯酒为深倾。

凭愚邀敬多官府,与想桃源源上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