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娟(biàn juān)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练,意味深长。
秉笔(bǐng bǐ)的意思:秉持着写作的笔。
朝奉(cháo fèng)的意思:指朝廷的官员向皇帝进贡或献上礼物。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驰骛(chí wù)的意思:指快速奔驰,迅速行动,形容人或事物活跃、灵活的状态。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含春(hán chūn)的意思:含有春天的气息,形容某物充满生机和希望。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建礼(jiàn lǐ)的意思:指恭敬有礼,态度谦虚恭敬。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僚吏(liáo lì)的意思:指官员或职员,也用来形容官僚主义的现象。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绮罗(qǐ luó)的意思:绮丽华美,繁琐复杂。
阙廷(quē tí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空缺,没有人履行职责。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儒衣(rú yī)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衣服,比喻儒家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时主(shí zhǔ)的意思:指掌握时机、把握时势的人。
束身(shù shēn)的意思: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谨慎自守。
丝管(sī guǎn)的意思:丝管是一个形象化的词语,用来形容声音细腻、柔和、悦耳动听。
填噎(tián yē)的意思:比喻用言辞或行动能够解决问题、化解危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屠苏(tú sū)的意思:指砍伐苏木,用以比喻有才华的人被埋没或被压制。
五日(w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五天。
西荣(xī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名声和声誉在西方国家广为传播和赞扬。
廨署(xiè shǔ)的意思:指官府或政府机关的办公处所。
休盼(xiū pàn)的意思:指不必再抱有希望或期待,表示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或实现。
休浣(xiū huàn)的意思:停止洗涤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玉屏(yù píng)的意思:指美玉雕刻成的屏风,比喻美女。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翻译
- 三十年来勤读书,深入研习六经典。
身着儒服欲救世,忠诚谋略献朝廷。
一旦获许退隐期,从容置身名士群。
严谨修身入大典,执笔议政在承明。
官署人多如蚁聚,僚属忙碌各司职。
每五日得休假,屠苏酒香绕玉屏。
北池橘花盛开时,西边桂树枝叶繁。
鸳鸯栖息树上鸣,春意盎然对我唤。
华美绸缎映皎洁,音乐婉转如丝线。
世间纷扰各有道,何需岩穴度余生。
不必隐居山石下,枯老一生无意义。
- 注释
- 驰骛:深入研究。
周六经:儒家经典的六部。
儒衣:儒者服装。
忠策:忠诚的计策。
厕群英:置身于杰出人物之中。
建礼:古代朝廷的大典。
承明:宫殿名,代指朝廷。
填噎:形容人多拥挤。
屠苏:古代新年饮的药酒。
橘花:橘树的花。
出处:出仕或隐退。
岩石下:隐居之处。
枯槁:形容生活困苦或衰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彦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养和对儒家经典的敬仰。诗中“读书三十载,驰骛周六经”表明诗人对经典的研习已达三十年之久,对《易》、《书》、《诗》、《春秋》、《仪礼》、《乐》的深入理解。此外,“儒衣干时主,忠策献阙廷”则显示了诗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立志要以此为国家服务,阐述忠诚之道。
“一朝奉休盼,从容厕群英”反映了诗人在朝廷中受到的尊崇和信任,以及与其他才子共处的情景。接着,“束身趋建礼,秉笔坐承明”则描绘了诗人在朝堂上的庄重姿态,用笔记录着圣明之治。
“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这一句,展示了官员之间的紧密配合和职责分工,而“五日休浣时,屠苏绕玉屏”则是对诗人休息时光的描述,其中包含了对清净环境的追求。
随后,“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自然景观图画,而“树栖两鸳鸯,含春向我鸣”则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皎洁绮罗艳,便娟丝管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以及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最后,“扰扰天地间,出处各有情。何必岩石下,枯槁闲此生”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深刻反思,认为不必非要隐居山林,也能在世俗中寻找到各自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对话,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且充满理想主义的儒家士人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