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别 宜 春 赴 举 唐 /卢 肇 秋 天 草 木 正 萧 疏 ,西 望 秦 关 别 旧 居 。筵 上 芳 樽 今 日 酒 ,箧 中 黄 卷 古 人 书 。辞 乡 且 伴 衔 芦 雁 ,入 海 终 为 戴 角 鱼 。长 短 九 霄 飞 直 上 ,不 教 毛 羽 落 空 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短(cháng duǎ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长短、大小、长时间和短时间的区别。
戴角(dài jiǎo)的意思:指人被戴上角,比喻受到耻辱或受辱。
芳樽(fāng zūn)的意思:形容酒味芳香。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旧居(jiù jū)的意思:指过去居住的地方或旧时的家园。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毛羽(máo yǔ)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差别。
木正(mù zhèng)的意思:正直、坚定不移
秦关(qín guān)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边境,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处境。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衔芦(xián lú)的意思:指人们在重要场合或庄重场合时,以身体力行、言行举止谨慎慎重,不敢有丝毫马虎之态。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中黄(zhōng huáng)的意思:指中央政权的势力。
- 注释
- 秋天:秋季,草木凋零的时节。
萧疏:稀疏,凋零。
秦关:指古代秦地的边关,象征远方。
旧居:以前居住的地方。
芳樽:美酒,精致的酒杯。
箧:小箱子,这里指存放物品的容器。
黄卷:古代书籍的代称,因书页泛黄故称。
衔芦雁:衔着芦苇飞行的大雁,常用来比喻离乡背井的人。
戴角鱼:指有角的鱼,这里象征有志向、有成就的人。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象征高位或远大的目标。
毛羽:羽毛,这里借指人的才华或抱负。
- 翻译
- 秋天来临,草木凋零,向西遥望秦地的边关,告别了故居。
宴会上的酒杯盛着今日的佳酿,箱中的古籍满载前人的智慧。
离开家乡如同伴着衔芦的飞雁,最终会成为有角的鱼儿游入大海。
不论道路长短,都要向着九霄云天直飞上去,不让羽毛在空中白白飘落。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作品,名为《别宜春赴举》。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离开家乡时的情景和心境。
“秋天草木正萧疏”,这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季节背景,秋天的草木因为气候转凉而变得稀疏,这种景象常常引发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西望秦关别旧居”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西望,即向西方远眺,秦关在这里代表着家乡或是某种边塞的意象,而“别旧居”则强调了此次离别的不易和复杂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描写诗人在临行前,与友人一起饮酒、阅读古人的书籍。筵,即席子,是古代野外宴会时所用;芳樽指的是美酒;箧,即古代的书箱或文具箱,黄卷则是古代书籍的形态。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现世享乐的珍惜,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敬仰。
“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表明诗人即将离开故土,与朋友告别,甚至连同行的鸟类都带上了离愁。这里的“衔芦雁”和“戴角鱼”都是形象的比喻,用来强调离别后的孤独与异乡的艰辛。
最后两句“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诗人通过描绘鸟儿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被世俗羁绊,希望能够像那些鸟儿一样,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萧疏的景象、离别的情感、对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衅惧而归之子高答简有碎珊瑚之戏昌言以诗赠子高同舍皆和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铓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涂中有诗见寄
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
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
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易邀。
古寺徘徊久东望,青春云日冷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