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乞身(qǐ shēn)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而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上疏(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奏章,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噬指(shì zhǐ)的意思:指责、批评、责备。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游子他乡梦,孤灯对短檠”直接点出主题,游子在异乡,只能借着孤灯和简陋的灯檠(一种灯架)寄托思乡之梦。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乞身曾上疏,噬指已频惊”进一步揭示了游子的处境。他曾经为了仕途或某种目的,向朝廷上书请求退隐(“乞身”),但内心却因各种原因而感到不安(“噬指已频惊”)。这里使用了“噬指”的典故,形容内心焦虑到难以忍受,甚至会做出自残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颈联“冉冉浮沈外,悠悠去住情”则将游子的思绪从具体的情境中抽离出来,转向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冉冉”和“悠悠”分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飘忽不定,游子在外界的浮沉中,内心的情感也变得复杂而难以捉摸。
尾联“主恩犹未报,不是厌承明”收束全诗,表达了游子对朝廷的忠诚与责任感。尽管他可能身处困境,内心充满矛盾,但并未因此而放弃对朝廷的效忠,对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感到遗憾。这里的“承明”代指朝廷,体现了游子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不忘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