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杂咏·其十》
《冬日杂咏·其十》全文
明 / 韩日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子他乡梦,孤灯短檠

乞身上疏噬指已频惊。

冉冉浮沈外,悠悠去住情。

主恩犹未报,不是承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乞身(qǐ shēn)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而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上疏(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奏章,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噬指(shì zhǐ)的意思:指责、批评、责备。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游子他乡梦,孤灯对短檠”直接点出主题,游子在异乡,只能借着孤灯和简陋的灯檠(一种灯架)寄托思乡之梦。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乞身曾上疏,噬指已频惊”进一步揭示了游子的处境。他曾经为了仕途或某种目的,向朝廷上书请求退隐(“乞身”),但内心却因各种原因而感到不安(“噬指已频惊”)。这里使用了“噬指”的典故,形容内心焦虑到难以忍受,甚至会做出自残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颈联“冉冉浮沈外,悠悠去住情”则将游子的思绪从具体的情境中抽离出来,转向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冉冉”和“悠悠”分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飘忽不定,游子在外界的浮沉中,内心的情感也变得复杂而难以捉摸。

尾联“主恩犹未报,不是厌承明”收束全诗,表达了游子对朝廷的忠诚与责任感。尽管他可能身处困境,内心充满矛盾,但并未因此而放弃对朝廷的效忠,对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感到遗憾。这里的“承明”代指朝廷,体现了游子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不忘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韩日缵
朝代:明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猜你喜欢

游暹罗佛寺

入境宜从俗,随缘到上方。

钟声度隔海,殿角挂斜阳。

偏袒僧人服,蓬头蛮女妆。

讹传拜三宝,丈六大空王。

(0)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其三

风景重阳近,楼头望故乡!

冷蝉终乏韵,断雁恨分行。

绿竹留高节,黄花爱晚香。

羡君风雅士,不比世炎凉。

(0)

宁远道中

车马共悠悠,长驱不暂留。

疏林黄叶雨,远浦碧云秋。

山水资佳兴,关河纪胜游。

乡心正无限,归雁下汀洲。

(0)

怀尚铁峰

花骢去去夏徂秋,闻说泥涂过挹娄。

瑟瑟西风吹别梦,萧萧明月照离愁。

酒杯欲共谁斟酌,诗卷惟馀自校雠。

千五百言劳远寄,龙山麟水少同俦。

(0)

乌拉草

青青有草碧江边,遂尔名因乌拉传。

细叶秋丛身似束,清砧夜杵软如绵。

履霜制葛原难任,卫足倾葵仅自全。

南国久闻称不借,禦寒较此拟天渊。

(0)

都中晤洪稚存即留别·其四

一尊清酒又骊歌,此后相思更奈何。

海内比邻知己在,天涯万里不嫌多。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