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头(áo tóu)的意思:指处于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人或事物。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奉天(fèng tiān)的意思:奉天意为恭敬地向上天致敬,表示对上天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教本(jiào běn)的意思:指能够教人学习和指导人行为的经典著作或准则。
金口(jīn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有权威、有分量,能够使人信服或感到敬佩。
鹫岭(jiù lǐng)的意思:指高山峻岭,比喻艰险陡峭的地方。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虔奉(qián fèng)的意思:虔诚地供奉神灵或尊敬的人物。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教(sān jiào)的意思:三教指佛教、道教和儒教三种主要的宗教信仰。也用来指代各种宗教信仰。
胜负(shèng fù)的意思:指战胜或失败的结果。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说经(shuō jīng)的意思:指模仿佛教僧侣念经的样子,形容人背诵书籍或念诵经文。
天尊(tiān zūn)的意思:指神明或天神,也用来形容至高无上的尊贵和崇高。
同源(tóng yuán)的意思:指出自相同的渊源,具有相同的根基或起源。
香花(xiāng huā)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人物。
相存(xiāng cún)的意思:相互存放或相互安置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玄门(xuán mén)的意思:玄门指的是神秘的、深奥的学问或道理。
玉皇(yù huáng)的意思:指天上的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尊贵的人物。
争胜(zhēng shèng)的意思:争取胜利,争夺第一名
五千言(wǔ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好。
- 鉴赏
这首诗《评僧道二门论难》由唐代诗人牛峤所作,通过对比佛教和道教,表达了对两教本质相通的理解。诗中以“玄门清净等空门”开篇,将佛教与道教并列,暗示两者在追求精神净化上的相似性。接着,“虔奉天尊与世尊”点明了两教对不同神灵的崇拜,但并未因此而分出高下,体现了对两教平等尊重的态度。
“金口说经十二部,玉皇留教五千言”两句,分别以佛教的经典和道教的教义作为象征,强调了两教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和深邃性。佛教的“十二部经”和道教的“五千言”,都是各自教义的核心内容,代表着智慧与真理的源泉。
“鳌头宫殿波澜阔,鹫岭香花梦相存”描绘了两教修行环境的壮丽与神圣,以“鳌头”和“鹫岭”象征着高远的境界,而“波澜阔”和“香花梦”则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宁静与美好,暗示了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两教都提供了通往更高层次的路径。
最后,“莫向人间争胜负,须知三教本同源”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佛教、道教乃至儒家思想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不应在世俗层面进行无谓的竞争。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差异、寻求内在统一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宗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哲学思考的深度,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寮怨.宫人斜吊古
绿野春浓停骑,暖风飘醉襟。
渐触目、景物凄悲,花无语、曲径沈沈。
重檐缭垣静锁,丹青暗、断轴尘半侵。
叹绛纱、玉臂封时,何期掩、夜泉流恨深。
已矣霜凋蕙心。兰昌旧事,云容好信难寻。
伫立孤吟。怕凤履、有遗音。
今宵佩环奏月,知倦客、苦登临。惊飞翠禽。
松杉弄碎影、晴又阴。
送赵泽
子来入吾圃,才食一寸苗。
未足充子腹,饥肠犹枯焦。
玉山禾粒大如枣,食之令人身肥饶。
留以待凤凰,不将食鸱枭。
吾子何日回,遗子一粒换肝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