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僧谩多,多结粥饭缘。
斜阳透西树,独支竹筇坚。
钟鸣拟寻睡,酒至流馋涎。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馋涎(chán xián)的意思:形容非常贪婪、极度渴望。
尘垢(chén gòu)的意思:指尘土和污垢,比喻极其微小的错误或过失。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兜罗(dōu luó)的意思:指谋取私利或盗窃行为。
短日(duǎn rì)的意思:短暂的时间
方且(fāng qiě)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暂且如此。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高蹈(gāo d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高尚、超凡脱俗。
好尽(hǎo jìn)的意思:完全,彻底
何啻(hé chì)的意思:不亚于、不逊色于
极玄(jí xuán)的意思:非常深奥玄妙,难以理解的意思。
结社(jié shè)的意思:结社指的是人们组成社团或团体,共同活动或交流。
乐天(lè tiān)的意思:形容人心态开朗,乐观向上,不为外界困扰所动。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炉峰(lú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炉火般燃烧的景象。也用于比喻气势雄伟、威严壮观的场面。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眉目(méi mu)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表示容貌、神情或线索
妙句(miào jù)的意思:指言辞、语句或文章非常妙绝、巧妙,能够表达深刻的思想或感情。
栖禅(q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者在修禅时,身心完全融入到禅定中,达到极致的安宁和宁静状态。
青石(qīng shí)的意思:指青色的石头,也用来比喻坚硬、坚固的东西。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霜侵(shuāng qīn)的意思:指寒露时节,霜冻开始侵袭大地,形容天气寒冷。
谈麈(tán zhǔ)的意思:指人们在交谈中探讨问题,互相交流意见。
土脉(tǔ mài)的意思:指乡土的气息和风味,也表示一个地方的传统和文化。
颓年(tuí nián)的意思:指年岁衰败,时光荒废。
万万(wàn wàn)的意思:表示绝对、绝对不可或绝对必须。
万千(wà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众多、数量巨大。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无传(wú chuán)的意思:没有传闻或消息传递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香炉(xiāng lú)的意思:比喻有才华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意行(yì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语动作都显得很有意义和分寸。
阴土(yīn tǔ)的意思:指葬在地下的尸体,也比喻坟墓。
有家(yǒu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家。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远师(yuǎn shī)的意思:指远方的师傅或老师。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诸妄(zhū wàng)的意思:形容言行虚妄、荒唐无理。
主僧(zhǔ sēng)的意思:指主持寺庙的和尚,比喻掌握权力或主导事务的人。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兜罗绵(dōu luó mián)的意思:形容衣物柔软舒适,质地细腻。
香炉峰(xiāng lú fēng)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出众,超群出类。
这首宋代诗人董嗣杲的《游东林寺》描绘了庐山东林寺的清幽景象和诗人游历的感悟。首联以“庐山白云拥,绝似兜罗绵”起笔,形象地写出山中云雾缭绕,如同柔软的丝绵,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覆得丑好尽,何啻万万千”表达了山色的丰富多样,仿佛无穷无尽。
诗人游至东林寺,被香炉峰的秀美吸引,感叹其地理位置优越,"生在寺门前"。山阴之地土壤肥沃,秋意盎然,"草木鸣秋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漫步在寺宇间,感受到梵音环绕的开阔,“意行梵庑旷”,并注意到僧人修行的专注,“单下谁栖禅”。
诗人遇见了主持僧人,淮东秀眉目有神,言谈举止不凡,时常与人交流佛法,“谈麈自高蹈,往往来著边”。诗人表达了想要在此结社的愿望,但自谦不如远师莲的修为。“草堂流水环,遗像俨乐天”描绘了寺内的环境,以及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敬仰。
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佛门清净,“尘垢送短日,风霜侵颓年”,在夕阳西下时,独自持杖,“斜阳透西树,独支竹筇坚”。夜晚来临,他期待在钟声中入睡,酒香诱人,但更愿倾听渔家的鼾声,沉浸在“月上三笑亭,醉听渔家眠”的意境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寺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