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教为后耻,昭帝远和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算(bù suàn)的意思:不计入总数,不当作其中之一,不被视为或被认为不是某种情况或状态。
国雠(guó chóu)的意思:指国家的耻辱或国家受到的侮辱。
和亲(hé qīn)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势力之间通过婚姻联姻来达成和平、友好的关系。
良计(liáng jì)的意思:良好的计策或策略
善马(shàn mǎ)的意思:指善于驾驭马匹的人。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世世(shì shì)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代际传承和家族延续。
世尘(shì chén)的意思:世间的尘世纷扰,俗世的纷争和繁忙。
外国(wài guó)的意思:指与自己国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无何(wú hé)的意思:没有什么
西戎(xī róng)的意思:指西方的戎狄,泛指外族或异族。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 翻译
- 汉朝的和平政策并非长远之计,西部的戎族世代纷扰不断。
他们不寻求良驹,百姓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善。
对外结下的虚假盟约,国内的愤怒无法得到宣泄。
结果反而成为后人的耻辱,汉昭帝时期远嫁和亲以求和平。
- 鉴赏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情感的诗篇。诗人通过历史的镜鉴,表达了对汉代和亲政策的反思与批评,并由此展开对当时国策的深刻思考。
"汉代非良计,西戎世世尘。" 这两句直接指出了汉朝与西域诸国和亲的政策并非上策,这一历史举措导致了长期的边患,国家资源耗费,却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无何求善马,不算苦生民。" 这里诗人进一步点出,汉代为了巩固与西域的关系,甚至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去追求良马,这种政策失策显然忽视了民众的痛苦。
"外国雠虚结,中华愤莫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际局势的无奈感受,外来的敌对势力如影随形,而中原人民却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争。
"却教为后耻,昭帝远和亲。" 最后的两句则是对历史教训的一种反思,认为当年汉朝昭帝的和亲政策最终成为了后世所讥笑的对象,这一举措被视作是国家的耻辱。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和亲策略的批判,隐含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亭怨四首·其一
看门外、绿阴浓遍。冷雨幽苔,小庭孤院。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天远。
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
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
但别后、怕去登楼,更怕见、垂杨春晚。
记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
高阳台
老矣孤踪,贤哉二妙,谈经高锁云关。
不道清时,搜材直到深山。
论交有道兼情好,奈霎时、分散无端。
最伤心,忽卷诗书,一棹江湾。吟笺自写辛酸。
挑起和歌凄咽,迭奏哀弹。
触拨离襟,令余衰泪潸潸。
鸾皇岂是樊篱鸟,趁未飞、振刷翎翰。
但相期,指日扶摇,并列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