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口(bǎi kǒu)的意思:形容众多人口,表示人数众多。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褒贬(bāo biǎn)的意思:褒贬是指对事物进行评价,分别表示赞扬和批评。
辨日(biàn rì)的意思:辨别白天和黑夜,比喻能够明辨是非、善恶。
标检(biāo jiǎn)的意思:指对货物、产品等进行检验并打上标志,表示经过检验合格。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斗辨(dòu biàn)的意思:争论辩驳。
公私(gōng sī)的意思:公私是指公共和私人两个领域。它表示公共事务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灵珠(líng zhū)的意思:指智慧、才能或者珍贵的东西。
灵感(líng gǎn)的意思:指创作、思考等活动中突发的灵光、启示。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美德(měi dé)的意思:美德指的是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牛酒(niú jiǔ)的意思:指非常强大的力量或者能力。
蟠泥(pán ní)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堕落不堪,如同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
铅椠(qiān qiàn)的意思:指心地狭隘、刻薄小气。
然后(rán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接续关系,指紧接在某个动作或事件之后发生的另一个动作或事件。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生世(shē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一生、一代人的生活。
诗咏(shī yǒng)的意思:指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对事物的歌颂和赞美。
衰减(shuāi jiǎn)的意思:逐渐减弱或减少。
琐琐(suǒ suǒ)的意思:琐细繁杂的事情,指琐碎、琐细。
琐事(suǒ shì)的意思:
◎ 琐事 suǒshì
[trivial matter;trifle] 繁杂零碎的事陶染(táo rǎn)的意思:指受到不良习气或坏事的影响而变得堕落、败坏。
天质(tiā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生才能或品质。
童童(tóng tóng)的意思:形容儿童年纪小,纯真可爱。
同财(tóng cái)的意思:共同拥有财富,分享财富
污点(wū diǎ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上的污秽、瑕疵,也可比喻某人或某事物的不光彩之处。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孝悌(xiào tì)的意思: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轩槛(xuān kǎn)的意思:轩槛指的是宽敞的门廊和高台阶,也用来比喻显赫的地位或高处的位置。
仪范(yí fàn)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大方,举止得体,具有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愚公(yú gōng)的意思:指愚蠢而顽固的人,也指为了大公无私的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人。
自标(zì biāo)的意思:指自己标榜自己的行为或本领。
- 注释
- 灵珠:比喻有德行的人。
畜:积累。
标检:自我约束和检点。
陈生:指某位贤人。
世同财:大家庭共有的财富。
陶染:受世俗影响。
斗辨:逐渐减少的敬仰。
童童:茂盛的样子。
轩槛:庭院。
揭其门:展示其门第。
私不然:内心不求显赫。
歉:谦逊。
默致:无声地感动。
牛酒:古代的赏赐。
明褒贬:明确的评价。
琐琐:琐碎。
铅椠:书写工具,这里指诗文。
才薄:才能不足。
污点:缺点。
- 翻译
- 灵珠深藏于泥沙之中,积水也无法将其掩盖。
贤德之人蓄积美德,长久以来自我约束和检点。
陈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众人共享财富,无论丰盛还是节俭。
他远离尘嚣,居住在偏远的山海之间,天生的品质未经世俗熏染。
当地人仰慕他的品行,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敬仰逐渐减弱。
吉祥的树木枝叶繁茂,他种植在庭院中,以供人们学习榜样。
有人想通过他的门第,让人们认识他的规范和典范。
愚公认为内在的谦逊比外在的奖励更重要,他并不追求显赫。
他已经以孝悌闻名,默默中感动了神灵。
何需额外的赏赐或批评,他的行为本身就是明证。
更何况这是诗歌的结尾,琐碎之事无需详述。
我才能浅薄,不敢推辞,反而可能成为缺点的焦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因其孝悌美德而闻名的场景。开篇“灵珠蟠泥沙,积水不能掩”形象地表达了家风之纯净,如同珍珠一般,即使是泥沙也无法掩盖其光辉。“贤人畜美德,久矣自标检”则说明了这一美好的品质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陈生世同财,百口共丰俭”表明陈家的每一代都保持着相同的品行,不论是富裕还是节俭,都能得到众人的称赞。“远居岭海间,天质非陶染”则描绘了这一家族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其自然纯净的品性不受外界影响。
“邦人慕其行,斗辨日衰减”说明人们仰慕陈家的德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美好的品质并未减少。“祥木并殊柯,童童植轩槛”则是对这一家族美好品性的具体描绘,如同吉祥之树长满了果实。
“或欲揭其门,令人识仪范”表达了人们希望能够了解和效仿陈家之门的美德。“愚公私不然,外奖由内歉”则是说诗人自己虽然不敢自诩,但外界的赞誉来自于内心的认可。
“已能孝悌著,默致神灵感”表明了陈家之所以能够被世人称道,是因为他们已经将孝悌之德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美好的品质甚至能够感动天地神灵。“何必赐牛酒,然后明褒贬”则是说不需要通过物质上的馈赠来彰显褒贬。
最后,“况兹诗咏末,琐琐事铅椠。才薄不敢辞,适能为污点”表达了诗人虽然才疏学浅,但仍然愿意为这一美好的家庭作点缀,尽管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配得上这份美德。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陈家美好品性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家族如何通过孝悌之德而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美好品质的敬仰,以及愿意为其留下文字记载的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刁景纯学士将至郡见寄
偃伏声名三十年,当时伦辈有谁前。
曾随贡籍逢标鉴,更向词林接俊躔。
上馆久违牵梦寐,归舟将至想神仙。
襟怀旷达应如旧,迟对清尊一问焉。